字词 | 南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凉十六国之一。鲜卑秃发氏所建。地处河西(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的鲜卑族秃发部,在首领秃发乌孤(?—399)时期,先曾归附于后凉吕光政权。后攻并了西邻的鲜卑族乙弗、折掘二部,于后凉龙飞二年(397)自称大单于、西平王,建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寻徙乐都(今青海乐都县),年号太初。黄河南岸鲜卑族十二部首领和河湟一带羌族部落等数万户皆来归附。弘昌元年(402)秃发傉檀继位,号称凉王,史称南凉。辖境包括今甘肃西部和青海一部分。与北凉、后秦、西秦、夏、吐谷浑等连年混战。嘉平七年(414)为西秦所灭。共历三主,凡十八年。 南凉 南凉十六国之一。公元397年,河西鲜卑贵族秃发乌孤称西平王,都西平。后徙乐都,黄河南岸鲜卑族十二部首领和河湟诸羌数万户皆来归附。402年,秃发傉(nu)檀即位,号称凉王,史称南凉。有今甘肃西部和青海一部分。南凉政权的社会形态比较落后,不设仓储,不重文教,所到之处专以徙民为务,与北凉、后秦、西秦、夏、吐谷浑等连年混战。414年为西秦所灭。历3主,凡18年。 ☚ 后凉 北凉 ☛ 南凉 南凉十六国割据政权名。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所建。秃发氏是鲜卑族拓跋部的一支。相传其先世寿阗其人,因生于被中,鲜卑语谓被为 “秃发”,遂以为氏。其部传至秃发乌孤时势力强大,并于东晋隆安元年 (397) 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建都廉川堡 (今青海乐都东),建元太初。后又迁都西平 (今青海西宁) 。史称南凉。统治地区主要占有今甘肃西部和青海一部分。414年为西秦所灭。共历3主,18年。 ☚ 后凉 南燕 ☛ 南凉 南凉河西鲜卑族秃发乌孤于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自称西平王, 改元大初, 建都西平 (今青海西宁市),史称南凉。隆安三年(399年),迁都乐都。乌孤卒,其弟秃发利鹿孤立,称武威王。利鹿孤卒, 其弟秃发辱檀立, 元兴元年 (402年), 更称凉王。晋安帝义熙二年 (406年), 迁都姑臧, 因受北凉侵逼,后又迁回乐都。义熙十年,为西秦乞伏炽盘所灭。南凉兄终弟及, 传3主, 有国18年。 ☚ 后凉 北凉 ☛ 南凉十六国之一。鲜卑秃发氏所建。该部原居塞北,远祖匹孤率部迁至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其曾孙秃发树机能于泰始(265—274)中起兵反晋,据有凉州地(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5传至秃发乌孤,初依附后凉吕光,后并乙弗、折掘2部,励精图治,务农讲武,礼俊贤,治政刑,修邻好,势渐盛。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为都。东晋隆安元年(397),自称大都督、大单于、西平王,建元太初,史称南凉。用兵广武,攻取金城,败后秦军于街亭,黄河南鲜卑12部大人及岭南羌、胡数万落皆归服。太初三年(399),徙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同年,弟利鹿孤继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建和二年(401),改称河西王。举农桑,兴学校,连败后凉、北凉。次年,弟秃发傉檀立,称凉王,复都乐都。辖境包括今甘肃西部及青海一部分。连年与北凉、夏、后秦、吐谷浑、西秦征战。嘉平七年(414),为西秦所败,归降,南凉亡。共历3主,凡18年。 南凉十六国之一。397年,鲜卑秃发部贵族秃发乌孤自称西平王,建立政权。至402年其弟秃发傉檀时始称凉王,国号凉,都乐都(青海乐都)。为区别其它以凉为号的政权,史称南凉。《十六国疆域志》载其统治区“东自金城,西至西海,南有河湟,北据广武”。相当于今甘肃西部及青海一部分。由于统治者穷兵黩武,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难以维护,于414年投降西秦。历三主,十八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