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在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附近,保存着许多南朝陵墓石刻,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国务院1988年1月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这些陵墓石刻通常有石兽一对,神道石柱一对,石碑一对或二对,以对称的方式排列在陵墓前的神道两侧。石兽都是以长宽各约四米的整块巨石雕成,造型作昂首、张口、曲腰、挺胸、趋步的姿态,且肩有双翼,飞跃欲动。天禄头生双角,麒麟独角,有的头披鬣毛,形同狮子。
神道石柱富有南朝特点。柱基由一对口内衔珠、头长双角、首尾相交、匍匐环状的螭龙组成。柱身作圆柱形,表面饰瓦楞纹,柱上端有石额一方,额文多右刻正文,左刻反文,是南朝石刻所独有。柱顶置仰莲状圆盖,盖上伫立一小兽。整个造型,浑然一体,颇有雄壮宏伟之势。
帝王陵中以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的石刻保存最好,有石兽、神道石柱、石碑各一对。王公墓中以梁安成康王萧秀墓前石刻最完整,有石狮、神道石柱各一对,有碑二对。墓前的石辟昂首挺胸、张口吐舌,大有振翅欲飞的气势。栖霞山附近的狮子面冲陈文帝永宁陵墓前的石麒麟,绘情传神,最为精美。甘家巷附近的梁始兴忠武王萧瞻墓前的神道碑,碑文达2800多字,为目前南京地区保存最完整而又最大的南朝碑石,是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珍品,对研究当时的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 孔望山摩崖造像   栖霞寺舍利塔 ☛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郊和江宁县、句容县境内。共17处,其中宋武帝刘裕(363—422)初宁陵,陈武帝陈霸先(503—559)万安陵,陈文帝陈蒨(? —566)永宁陵,梁萧宏、萧秀、萧憺、萧景等陵墓石刻保存较好。刘裕陵在江宁县东北麒麟门外麒麟铺,存双翼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长、高各3米,造型稳健庄重,近似汉代石刻风格,为南朝现存最早的石刻作品。陈霸先陵在江宁县东南上方乡石马冲,存天禄、麒麟各一,长、高各2米多,有翼无角,张口垂舌,须拂胸际,造型朴实,纹饰简练。陈蒨陵在南京栖霞区狮子冲,存双角天禄、独角麒麟各一,长、高各3米多。麒麟角上有三个圆形突起物,环目张口,舌尖上翘,双翼鳞纹衬以羽翅纹,遍体饰卷毛纹,雕刻手法细腻,技艺圆熟,姿态传神,为南朝石刻精品。萧宏为梁临川靖惠王,墓在南京东郊尧化门东南仙鹤门张库村,存辟邪、龟趺各一,碑、神柱各二。辟邪肌丰骨健,体态雄壮,双翼圆转,长尾拖地,神态凶猛,为南朝石刻精品。萧秀为梁安成康王,墓在南京东郊甘家巷小学内,存石兽、神柱各二,碑三通。碑二立一残卧,均高5米余,碑文已剥蚀难辨。萧憺为梁始兴忠武王,墓在萧秀墓西,存石兽三,龟趺、龟座各一。东边石兽长3.75米,高2.92米,腹下有一小石兽;碑高5.16米,雕工精湛,纹饰华丽,碑文为徐勉撰,贝义渊书,郜元上石,房贤明镌,楷书36行,行86字,今多漫漶,仅存千余字,行笔英锐,以方笔为主,结体峻密而又具恣肆之意,为历代书法家所推重。萧景为梁吴平忠侯,墓在南京尧化门东十月村,存神柱、石兽各一。石兽身长3.8米,高3.5米,体围3.98米,体态高大而丰满,神柱高约5米,基座由一对口衔宝珠、相环交尾的双角螭龙组成;柱身刻有24道隐凹直刳瓜棱纹,上部饰绳索纹和蛟龙纹,柱额为横长方形,书陵墓主人官职,雕三力士以手承托柱额,柱顶有莲状圆盖,上立一辟邪,比例匀称,造型十分优美,为南朝神道石柱中保存最完整的艺术珍品。其整体造型既具有中国传统神柱的特征,又有希腊、波斯石柱的艺术特点,反映出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中国文化与希腊、波斯文化的交流历史。

☚ 千佛岩   邓廷桢墓 ☛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南京南朝陵墓石刻

分布在南京、江宁、丹阳、句容等四个地区,为南朝帝王陵墓神道石刻群。共有18处50件,其中宋武帝刘裕初宁陵,陈武帝霸先万安陵,陈文帝陈永宁陵,梁萧宏、萧秀、萧憺及萧景等陵墓石刻保存较好。共存麒麟、天禄3对,辟邪17件,石柱17件,石碑6件。其中石兽最长,高者达3米多,石柱高6.5米,最高石碑达5.16米,字数为2800余字。南朝石刻体势宏大,造型挺健,纹饰华美、书法隽秀,为同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丁房阙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 ☛
000050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