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邲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邲之战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晋楚争霸中原的战争,因楚军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或说河南郑州北)大败晋军而得名。楚庄王平定了内部叛乱后改革政治,使国力大振,楚国在江淮流域的势力逐渐巩固后,便再次北伐。公元前598年,楚庄王伐陈。公元前597年,楚庄王攻郑,郑国向晋国求救。晋为了维护霸业,派荀林父率军救郑,闻楚已降服郑,郑伯肉袒与楚结盟。晋军与楚军大战于,郑新降楚,反助楚攻晋。晋中军元帅荀林父率军救郑,但内部对和战久议不决。主战的中军副帅先穀不听指挥,率其部渡过黄河,驻扎在敖、鄗二山(今河南荥阳北)。先穀的主张得到中军大夫赵括、下军大夫赵同的支持。想作公族大夫未达目的的魏錡,与请求为卿未能如愿的赵旃,企图使晋军失败以泄私愤,便擅自向楚军挑战。楚庄王接受魏錡、赵旃的请战,率军迎战。楚庄王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迅速接近晋军,展开进攻。晋军主帅荀林父本来没有同楚军决战的思想准备,见楚军大军压境,惊慌失措,忙下令撤退,晋军争相夺船渡河,先上船的用刀砍断攀舟之人的手,争相逃命。之战以晋国的惨败而结束,邲之战也是晋国在同楚国争霸中最大的一次惨败。邲之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一些小国相继依附楚国,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邲之战春秋时期楚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楚军攻郑,晋军前往营救,渡黄河,驻敖、鄗两山之间。因晋主将间意见不合,战和不定。楚军在邲(今河南荥阳北)突袭晋军,使其措手不及,中军、下军争船渡河逃走,溃不成军,大败。这次战役,为楚庄王的霸业奠定基础。 邲之战春秋时期楚晋间的一次重要战役。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楚军攻郑,晋军前往营救,渡黄河,驻敖、鄗两山之间。因晋主将间意见不合,战和不定,最后楚军大败晋军,为楚庄王的霸业奠定基础。 邲之战春秋时晋、楚两国争霸的一次战役。楚庄王平定了内部叛乱,改革政治,国势大振,至前598年破陈,前597年破郑。晋为维护霸业,派兵救郑。双方在楚庄王十七年(597)会战于邲(河南郑州北)。晋因步调不一,将帅不和而败绩。此战奠定了楚庄王的霸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