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单刀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单刀会

单刀会

杂剧剧本。全名《关大王单刀会》。一作《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元关汉卿作。元刊本仅存曲词和简单科白,明抄本系明代演出本,已有删改。写三国时东吴鲁肃为索还荆州而请关羽赴宴,关羽尽管明知是计,仍单刀赴会,表现出豪放勇武的英雄气概。剧本热情歌颂关羽,显示出尊蜀抑吴的倾向。曲词雄浑激越。昆剧《训子》和《刀会》即此剧后两折,有所改动。

☚ 蝴蝶梦   汉宫秋 ☛
单刀会

单刀会

全名《关大王单刀会》或《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汉卿作。《录鬼簿》、《太和正音谱》著录。共四折。今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和明赵琦美抄本。剧写三国时东吴孙权与鲁肃定计,向蜀国索回荆州,先召乔国老商议,乔主张以和为贵,并历数坐镇荆州的蜀将关羽威武勇烈,难以对敌,不宜索取。鲁肃坚持要宴请关羽,想在席间相机行事,并请关之故友司马徽为陪客。司马徽认为关羽性情刚烈,东吴此举断难成功。鲁肃依旧照计行事,使人邀关羽过江赴宴。关羽之子关平劝父拒绝邀请,以免中计。关羽也明知“那里是待客宴席,则是个杀人的战场”,却毅然带着周仓,单刀赴会。关羽渡江时,面对浩浩江水,回忆赤壁之战,一番凭吊,表露出英雄情怀。宴席上,鲁肃婉言索荆州,并责备西蜀不还荆州为失约轻信。关羽言汉家天下,刘备理应受汉家基业,表现得大义凛然,继又怒斥和威慑席间埋伏的军兵,使之不敢加害,同时强迫鲁肃送他上船,解缆归去。此时的关羽,心中充满着喜悦。本剧所写单刀会故事不见于史传记载,却与元刊《三国志平话》所述“单刀会”情节相似,当是民间传说,采入俗文学作品中。本剧为关汉卿名作,明以后各剧种竞相移植,广为传唱,曲文大抵同于今存明抄本。清钱谦益《重编义勇武安王集·正俗考》评此剧云:“其词曲发扬蹈厉,观者咸拊手击节。”近代杨恩寿《词馀丛话》谓此剧“声情激越,不减东坡〔酹江月〕。当场歌唱,几欲裂铁笛而碎唾壶”。杨氏所观《单刀会》为昆曲,今犹流传,因其曲文也大致同于今存明刊本,曲学家称之“元曲昆唱”。

☚ 哭存孝   玉镜台 ☛

单刀会

单刀会

无名氏作。今无传本。《乐府红珊》选《汉云长公祝寿》。此出写五月十三日为关羽寿诞之期,关平、周仓祝寿。三爷张飞远道来祝寿,关羽派周仓迎接。飞向羽致寿词,并代表刘备送寿礼。诸葛亮也派人来祝寿,军民也来献寿轴。关羽吩咐摆寿宴,招待宾客,犒赏军民。众所熟知的关公戏颇多,而此出实属罕见。《乐府红珊》为秦淮墨客(纪振伦)选辑,刻于明万历壬寅(三十年,1602),故此《单刀会》至迟流行于万历初。

☚ 茶船记   联芳记 ☛

单刀会

单刀会

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清嘉庆十四年(1809)七月二十四日,三庆班于山西晋城南河西乡西乱石峰村舞台题壁载此剧目。事见元关汉卿《关大王单刀赴会》及《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与史书所载事实不合。京剧有此剧。叙演东吴鲁肃奉孙权之命向刘备索还荆州;荆州守将关羽拒绝履约。鲁肃无奈,设宴邀关羽过江议事,实欲挟之以为人质。关羽不顾左右劝阻,慨然携周仓乘舟渡江,单刀赴宴。席间,鲁肃提出归还荆州之事,关羽假托醉酒,持刀挟鲁肃行至江边。吴将莫敢妄动,羽乃登舟从容告辞而去。

☚ 战历城   葭萌关 ☛
单刀会

单刀会

子弟书。清代民间讲唱文学。清无名氏撰。根据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中“关云长单刀赴会”编写而成。故事情节与原著相同。歌颂了关羽的机智与勇敢。

☚ 宝钗代绣   孟子见梁惠王 ☛

单刀会

《单刀会》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关)羽争三郡。肃往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释义】单刀会是指孙权与刘备争荆州三郡,关羽应邀单刀赴会与鲁肃进行谈判的史实。后来在戏曲小说中却突出表现关羽的胆识过人,而鲁肃处于陪衬的地位。又,元·关汉卿杂剧《关大王单刀赴会》,今存。

【例句】①谁念我当日跳檀溪,救先主出重围?谁念我单刀会随着关羽?(刘时中套曲〔双调·新水令〕《代马诉冤》〔得胜令〕)这一套曲拟马的口吻诉说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此处历数功绩,叹息自己有功而遭弃。②散三似敬德赶秦王不相离,有叔宝后跟随,百一局似关云长独赴单刀会。(周德清套曲〔越调·斗鹌鹑〕《双陆》〔小桃红〕)以“关云长单刀赴会”形容打双陆中的一种局势。


《单刀会》 - 中外文学著作 - 可可诗词网

《单刀会》

 杂剧。关汉卿作。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又名《关大王单刀会》。三国时期,吴国鲁肃为索取荆州,约蜀国关羽过江赴会,想在宴席上用伏兵暗害关羽,司马徽与乔国老极力反对,鲁肃不听。关羽仅带青龙刀与周仓数人过江赴会,以理和威挫败鲁肃,保住荆州。剧中着力刻画了关羽的英雄形象,但关羽直到第三折才出场,前两折通过乔国老等人之口,对关羽从侧面、反面一再加以烘托,制造强烈的气氛,然后再展开情节,收到十分吸引人的艺术效果。在展开情节时又抓住关羽赴会前无所畏惧,相会时镇定自若,赴会后愉快自豪的心情变化,使其性格十分突出。

单刀会

东汉末年,孙权与刘备争荆州之郡。孙权派鲁肃到益阳与关羽对阵。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之外,只请将军单刀相会。事见《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后以此喻智勇双全去赴险。元代关汉卿杂剧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三国演义》第六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均以此作题材。

单刀会

全称《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或《关大王单刀会》。戏曲剧本。元关汉卿撰。四折。汉卿有《窦娥冤》已著录。此写三国时蜀将关羽故事。蜀汉借东吴荆州,吴将鲁肃设宴江下,约关羽过江赴会,欲逼索荆州。羽明知是计,却无所畏惧,独自提刀赴会,舌战东吴。在刀兵丛立四面埋伏的险境中,挟持东吴主将,终于脱险,寸土未失。剧中略述三国鼎立的形势,全力赞颂关羽之忠心及智勇双全之将才,是谱写英雄传奇成功之作。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本,脈望馆抄,校本。今人吴晓铃等辑校《关汉卿戏曲集》和宁宗一《论关汉卿的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天津社会科学》1982、5 )、周济人《豪气、胆气和勇气的颂歌——浅谈〈单刀会>中的关羽的艺术形象》(《名作欣赏》 1983、 2 )等可供参考。

《单刀会》

杂剧剧本。全名《关大王单刀会》,一作《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写三国时(公元220~265),吴国鲁肃为了索还荆州,设计请关羽1人赴宴。关羽明知是计,凭借智勇单刀赴会,安然返回。本剧第1、2场,关羽都不出场,先借鲁肃、乔玄、司马徽之口,绘声绘色地描绘关羽的英雄事迹,为第3折关羽登场做铺垫。关羽登场后,才开始正面表现其刚毅、光明磊落的性格和豪迈气概。

单刀会

053 单刀会

元杂剧。关汉卿作。全名 《关大王单刀会》,或作《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共四折,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写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预设三计,邀请留守荆州的关羽渡江赴会。关羽单刀赴会,安然返回。全剧情节简单、结构单纯,文词豪壮、情调激越,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以天下为己任、智勇双全、慷慨豪迈的历史英雄人物。其中第三折训子、第四折刀会的唱段,至今仍被各种戏曲演唱。

☚ 元杂剧   窦娥冤 ☛
单刀会

单刀会

全名《关大王单刀会》,亦作《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元刊本仅存曲词和简单科白;明演出本已有一些删改。写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请关羽赴宴,关羽明知是计,仍单刀赴会,凭借智勇,安全返回。剧本以尊蜀抑吴、歌颂关羽为主,曲词雄浑豪放。

☚ 绯衣梦   老生儿 ☛

单刀会

合会的一种衍生形态。会款只付一次,不摇、不标,原应由会头按期拨还,实际上会头只收不还,成为地痞流氓敲诈勒索的一种方法。

单刀会

单刀会singlesword guild

合会的一种衍生形态。会款只付一次,不摇、不标,原应由会头按期拨还,实际上会头只收不还,成为地痞流氓敲诈勒索的一种方法。

☚ 互助会   抬会 ☛

《单刀会》dan dao hui

The Singlesword Meeting→关汉卿 (Guan Hanqing)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