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协商对话制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协商对话制度 协商对话制度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一种加强干部和群众联系的制度。十三大报告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列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把它作为一件大事去做”。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制度的形式确保领导与群众之间、这一部分与那一部分群众之间以平等的身份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协商,以便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彼此沟通,相互理解,达到调整各自行为,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目的。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是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利益与矛盾的需要,也是密切领导和群众关系的需要,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优良传统在四个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继续发扬。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能够集中群众的智慧和正确意见,使领导的决策更符合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能够有效地协调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统一各个社会组织成员的认识和行动。社会协商对话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应包括一切社会重大事务。对社会各界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更应当广泛进行协商对话。 ☚ 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 考茨基主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