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半途而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第六次洪峰是今年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洪峰,长江防汛形势再度趋紧,稍有不慎,就可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陈焕友《全力迎战长江洪峰》) 异 半途而废 废:停止,废止。走到半路就停下来了。比喻工作做了一半尚未完成就废弃了。 例 现在摆在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面前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毛泽东选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样,就不但使得进取之计半途而废,而且还使已经克复的部分地区再度陷于伪齐统治之下。(邓广铭《岳飞传》第八章) 功亏一篑 亏:欠少,差。篑:盛土的筐。筑一座九仞高的土山,因为缺少最后一筐土,山就没有筑成。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未能完成。语义重。 例 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如果传球技术再高,控制球的能力再强,而缺乏临门一脚的射门技术,就会功亏一篑。(金页《临门一脚》) 前功尽弃 以前的努力、功劳或成绩完全废弃或被抹煞。 例 如果跟他们打起来,只会重演一场历史上回汉互杀的悲剧。徒流鲜血,前功尽弃。(凌力《星星草》下卷第十六章)那时人们运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摆动一次,一有差错,只好前功尽弃。(张锁荣《古代科技》五) 亦作“全功尽弃”。 例 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毛泽东选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同 都表示事情没有做完就停止了。都常作谓语,亦作定语、补语。 辨 “功亏一篑”的“篑”不读guì。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半途而废 废:停止。半道上就停下来不走了。比喻事情没做完就终止了。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四:“不管冒多大风险,决不能使起义~!”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变式〕半途而罢 中道而废 〔近义〕有始无终 浅尝辄止 虎头蛇尾 〔反义〕有始有终 善始善终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俗语〕秀才弃学——半途而废扎鞋不拴绳结——半途而废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半途而废 【出处】:《后汉书·乐羊子妻传》:“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故事】: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乐羊的人,曾远出求师。过了一年就回来了,他的妻子正在织布,见乐羊突然回家,就询问缘故。乐羊回答说:“久别在外,十分思念,回来看看你,没有别的事。”乐羊妻听了非常生气,拿起剪刀,剪断了织机上的丝线, 说:“丝线来自蚕茧, 而由织机织成, 一丝一线的积累, 才能成寸、成丈、成匹。现在我剪断了它,前功尽弃, 白废了许多时日。你在外求学, 知识也靠日积月累, 若半途而废, 同这织机上剪断的丝线有什么两样呢?”乐羊听了妻子的话,深感惭愧, 就重新外出学习, 一去七年, 直到完成学业才回家。 【意思】: 半途上就停下来了。废: 停止。比喻事情没做完就停止, 不能善始善终。 【古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四回:“臣已得祁山之寨, 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 “如果就此请假回国, 这里的事半途而废, 将来保举弄不到, 白吃一趟辛苦。”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同义成语 >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 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废:停止。)〈例〉他做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深得大家信任。 【浅尝辄止】qiǎn chánɡ zhé zhǐ 学习研究不求深入。(浅:初步。辄:就。)〈例〉要想真正学技艺,就必须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 辨析 都是直陈性成语;都有中途停止,没有继续做下去的意思;都用作贬义;都常作谓语、定语。 “半途而废”表示工作已做得不少了,并带有惋惜的意味;多用于事业和工作上,也用于学习和研究上,适用范围较宽;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浅尝辄止”表示仅仅略微尝试一下,无惋惜的意味;多用于学习上,有时也用于研究上,适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书面语。 提示
半途而废 本作“半涂而废”。涂: 通“途”,指道路。废: 停止。原意是半路上就停下来。语出《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意思是: (孔子说)君子从正道前行,走到半路停止,我是不能这样做的。 较《礼记·中庸》稍晚的《后汉书·列女传》就载有乐羊子之妻劝夫不要半途荒废学业的故事。原文是:“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乐羊子的妻子是一位十分贤惠的妇女。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高兴地带回家交给妻子。妻子没有接,却摇头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之水,不吃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饭食),讨厌它的名字不雅。你怎么会白白拿别人丢失的东西,让品德受到玷污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送回原处,然后到远方寻师求学去了。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问他:“你怎么刚刚学了一年就回来了呢?”乐羊子说:“在外时间长了,非常想家,所以回来了。”妻子听罢,拿起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旁,说:“这些丝绸,是把蚕茧抽成丝,而通过织布机织成的,是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成寸、成尺、成匹的。现在,如果把它剪断了,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会白白浪费掉。”妻子接着又说:“你在外求学,也是要日积月累,不断地通过钻研提高自己的学识。如果学了一半就回来,这不是与剪断织机上的丝线一样吗?”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这番话,非常感动,重又外出继续求学,一去就是7年。妻子在家照料婆婆,又给远方的乐羊子送吃送穿。乐羊子直到学有成就才回来,后来得到魏文侯的重用。 现多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常用来劝告人们不可中断努力。 又作“中道而废”。 半途而废bàntú’érfèi本作“半涂而废”。涂: 通“途”,指道路。废: 停止。原意是半路上就停下来。语出《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意思是: (孔子说)君子从正道前行,走到半路停止,我是不能这样做的。 半途而废bàntú'érfèi废:停止。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成〉没有把事情做完就停止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释义】 半途而废(同)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半途而废、一暴十寒[一曝十寒];持之以恒、寒暑无间、坚持不懈[坚持不渝]、磨杵成针、锲而不舍、水滴石穿[滴水穿石]○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做事没坚持到底,中途停止了: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十分可惜|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能~|学习不要~。 ○一暴十寒yī pù shí hán比喻做事没有恒心,努力时少,懈怠时多:~,是什么工作也做不好的|学习不能~|~是学不好外语的。也作〖一曝十寒〗。 ●持之以恒chí zhī yǐ héng有恒心,长久坚持下去:学习贵在~|谁~,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理想要靠~的努力来实现|科学家都能~地工作。 ●寒暑无间hán shǔ wú jiàn形容做事有恒心,什么时候也不间断:练功~,才能练出真功夫|学习外语必须~。 ●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坚持到底,始终不改变:~地努力 |~的精神|~地寻找成功的途径|做眼保健操要~。也说【坚持不渝】。 ●磨杵成针mó chǔ chéng zhēn杵,棒槌。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事业终有成功之日 |成就事业的法宝之一就是~的精神。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比喻学习或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金石可镂|为了崇高的理想,他~|他一直~地工作着。 ●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比喻只要坚持不懈,事情一定能成功:绳锯木断,~|有~的精神,无事不成。也说【滴水穿石】。 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中途停止。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途:道路。 ☚ 始终 盖棺论定 ☛ 中止 中止断 中辍 停辍 道止 ☚ 停滞 事物的某处 ☛ 半途而废半路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中途就停止了。军事上也用来比喻战斗进展不顺利,预定夺取目标没有拿下。汉代戴圣《礼记·中庸》: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四回: “维曰: ‘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此必中邓艾反间之计矣。’”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abandon halfway (/midway); be left off unfinished (/halfway); break down halfway; do sth by halves; drop out (/give up) halfway; leave off in the middle; leave sth unfinished; look back from the plough; stop halfway(/midway/right in the middle) 半途而废give up halfway;leave off a mission unfinished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半路上停下来。比喻工作还没干完就停止不干了。give up half way, leave sth. unfinished, by halves, abandon half-way, do sth. by halves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éi【解义】途:道路。废:停止。向目的地进发,走到半路,便不再走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半道上就停止前进。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途)而废,我弗能已矣。”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废:停止。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中途停止。《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释义】比喻事情没有做完,不能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废:停止。半道上就停下来不走了。比喻事情没做完就终止了。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四:“不管冒多大风险,决不能使起义~!” 中途停止,使工作不能完成半途而废;中途而废格式 会意式。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功亏一篑 前功尽弃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途:路途。废:停止。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bàntú'érfèi《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途:道路。废:废止。走到半路就停下来不走了。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解释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走到一半就停下了。比喻做事不彻底,有始无终。也作“半涂而废”、“半途而罢”、“半涂而罢”、“中途而废”。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解义】 途:道路。废:停止。向目的地进发,走到半路,便不再走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废: 停止。半道上停下来不走了。比喻事情做到一半就停下不做了。沙汀《炮手》:“彭玉书早戒过两次烟的。一次他戒掉了,不到半年又犯了瘾;一次因为受不住痛苦,~。” 半途而废ban tu er fei途:道路。废:指停止。半路上停下来不再前进。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半途而废 功亏一篑bàn tú ér fèi;gāng kuī yí kuì半途:半路;亏:缺少、差;篑:盛土的筐。《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仞,古时七尺,一说为八尺)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事情还没做完便停止了,就只相差那么一点没有最终成功。张力《春荒》:“他感到那天的事情~,都是邻居二婶造成的,因此,他在心里恨透了二婶。” 虎头蛇尾 半途而废hǔ tóu shé wěi;bàn tú ér fèi比喻工作或学习前紧后松,有始无终。《辽宁日报》1989年11月4日:“其次,要坚决、彻底打击经济犯罪。这些年,经济犯罪实在是太猖獗了,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太大了。千万不要~。” 半途而废bàntú’érfèi途:道路。废:停止。走到半路上停下来。比喻事情没有完成就中途停止。 431G【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中途停止使工作不能完成。废:废止,停止。 半途而废bàntúérfèi〔偏正〕 走到半路就停止了。比喻事情中途废止。语出《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西门丁《玉佛谜》:“萧穆道:‘头儿,这人即使以一敌二胜算还是很高的,他为何~。’” 半途而废bàn tú ér fèi《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废:停止。途:道路。即事情未做完就半路停止了。指做事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