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半穿刺线虫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半穿刺线虫属Tylenchulus

虫体前端穿刺伸入寄主组织内,后部裸露于根外而得名。属垫刃目,半穿刺科。
半穿刺线虫属为雌雄异形,成熟雌虫呈不规则囊状。雄虫、未成熟雌虫和幼虫均为线形。成熟雌虫颈部延长呈长囊状,后部向腹面弯曲,但不呈螺旋状。体宽68~100微米,口针长约11~15微米,基部球明显。食道前部圆筒形和中食道球愈合不明显。虫体阴门后呈指状,长32~43微米,卵巢盘卷于体内,无后阴子宫囊。排泄孔位于虫体中部偏后,正好在阴门的前面,并分泌胶质物覆盖虫体,卵产其内。尾末端钝圆。未成熟雌虫和二龄幼虫的唇区平圆,不缢缩,口针发育完全。但未成熟雌虫较幼虫虫体稍宽,且后部略向腹面弯,常呈“C”形。雄虫较细,死态呈直线状,口针和食道退化但不完全,基部球微小,中食道球纺锤形,但不明显,后食道球和肠交界明显,单个精巢直伸,没有交合伞,交接刺较细,弓形。雄幼虫尾末比雌幼虫细(见图)。


半穿刺线虫形态
1.成虫雌虫;2.雄虫;3.寄生状态(1,2仿Cobb)


半穿刺线虫属有2个种,其中以半穿刺线虫 (T.semipenetransCobb)最重要,为害柑橘、葡萄、柿、橄榄等,该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柑橘产区和埃及、印度葡萄园。中国柑橘产区普遍发生,如湖南、四川为害严重。此外,在葡萄、荔枝、龙眼和杉木上发生。
该线虫的一龄幼虫在卵内发育,孵化破壳已是二龄幼虫。当环境条件合适时,雌幼虫找到适当的营养根,以其前端侵染寄生,固定在根的外皮取食,后部裸露在根外活动,继续发育,并逐渐膨大,呈不规则囊状的成熟雌虫,更深地穿入皮层的薄壁组织保卫细胞取食。雄虫不取食,在土壤中活动。在适宜的寄主体内26℃下完成生活史需9周。
受害植株地上部生长衰弱,引起缓慢性衰退(slow decline disease),柑橘受害最为明显,受害根变褐腐烂,比正常根少而短;分枝减少,叶片和果实少而小,并提早脱落。该线虫还可和镰刀菌(Fusariumspp.)、疫霉(Phytophthora spp.)相互作用,引起复合症状。
培育无病苗木和用杀线剂克线磷(Nemacur)液浸泡柑橘病苗根系;或用48℃15分钟热水浸根后再种植。增施肥料,加强树势。大田施用克线磷、益舒宝(Macop)杀线剂进行防治,于发新根前施用有较好防效。

半穿刺线虫属Tylenchulus

垫刃目。虫体长不足0.4 mm。成熟雌虫有细长的头颈、不规则膨大的食道后体部和渐细的阴门后端。雄虫、幼虫和未成熟雌虫线状;唇区不缢缩,排泄孔在虫体中后部。2龄幼虫和雌虫口针长11~15μm,基部球圆,清晰。食道前体部发育良好,不与中食道球合并,峡部细长,后食道球与肠紧贴。肛门模糊。雌虫单生殖管卷曲或先端回折1~2次;阴门近后端;缺后阴子宫囊。雄虫口针和食道退化。交合刺纤细,弓状;引带固定,缺交合伞。尾长锥状,与2龄幼虫相似。卵产于体表的胶黏物中。雄虫不取食。雌幼虫和年轻雌虫迁移侵染根表皮和皮层薄壁细胞。年轻雌虫头颈进入根内,体后部保留于根表并逐渐膨大,成为固定性半内寄生。本属有柑橘半穿刺线虫(T.semipenetrans Cobb)和分叉半穿刺线虫(T.furcusVan den Berg et Spaull)两种。前者危害柑橘、葡萄和其他多种经济作物;后者在南非寄生于甘蔗和牧草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