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Sà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卅读音s·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苏合切,入,合韵。 ❶三十。 上一条: 纚 下一条: 𠦃 卅ㄙㄚˋsà一0608数三十。后面往往带个位数、约数或量词。粤语。广东广州〖 〗。~五岁‖~几个人‖~张纸。广东阳江〖 〗。香港〖 〗。   卅sà〈文〉数字, 三十 △ 五~运动。 卅三十:五~运动。 卅sà数词,三十:五卅惨案。 卅sà数词。三十。惠栋《读〈说文〉记》:“今、古文《春秋》二十、三十皆作廾、~,唐石经犹然。” 卅*saD8A6 数词。三十:五~运动。 卅sà (三十) thirty: 五 ~ 运动 the May 30th Movement ◆卅烷酸 {化} melissic acid 卅(sà)“ ,三十并也。古文省。凡卅之属皆从卅。”(苏沓切) 甲骨文用一竖表示十,用 表示二十,三十则作 。金文“三十”作 、 。石鼓文作 ,后三体石经古文作 ,为小篆字形所从。或说古人用结绳记事,打一个结是十,三个结是三十。卜辞中或用为本义,如:“……妣庚伐廿,鬯卅。”(《前》1·35·5)伐、鬯都是祭品,意思是廿伐、卅鬯。[1] 卅部只有一个属字“世”,云:“三十年为一世。从卅而曳长之。亦取其声也。”徐灏《注笺》:“三十年为一世,世者父子相继之称,故从卅而引长之,会意。”董莲池说,西周金文吴方彝作 ,是截取“叶”字象叶的部分而成,构形和“卅”无关。[2] △卅sà4画 一部 数字,三十: 五卅运动。 卅 ☚ 卅部 世 ☛ 卅 ☚ 众 邑 ☛ 00001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