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千屈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千屈菜purple lythrumLythrum salicaria,别名水柳。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染色体数2n=30。地下根茎粗壮,地上茎直立,高30~ 100cm, 茎四棱,多分枝。单叶对生或轮生,披针形,全缘,无柄。穗状花序顶生,小花多数密集,紫红色,萼筒长管状,花瓣6。花期7~9月。有紫色、大花、桃红色、毛叶等变种。原产欧亚温带,美洲大陆及中国南北均有野生。耐寒,喜强光、潮湿及通风环境。浅水中生长最好,也可旱栽,不择土壤。用播种、分株或扦插繁殖,以分株为主,春秋均可。夏季扦插,30天左右可生根。播种繁殖,10天可发芽,出苗后及花前均宜多浇水。千屈菜株丛清秀、花色淡雅、花期长,宜水边丛植或池畔栽植,也可用于花境或盆栽。同属35种,中国有4种。常见的有:帚枝千屈菜(L. virga-tum),叶基部楔形,2~3朵花组成聚伞花序。光千屈菜(L. anceps),小花3~5朵组成聚伞花序,全株无毛,分枝少。 千屈菜药名。出《救荒本草》。又名对叶莲、败毒草。为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苦,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千屈菜spiked loosestrifeLythrum salicaria L.,千屈菜科,千屈菜属。原产欧洲湿带和沼泽地区。中国栽培甚广。株高60~120 cm。茎直立多分枝,四棱形,稍木质化,每年枯死。根茎粗壮木质。叶对生或三片轮生,披针形,基部心形。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30~60 cm;花玫紫色,有倒卵形花瓣4~8枚;萼筒长管状。蒴果卵形包于宿存萼内。2n=30。性喜强光但能耐微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不耐干旱。实生苗多变异,以分株繁殖为主,也可行软枝扦插。常植于有水处或沼泽地,盆栽时近开花期应保持积水5~10 cm深。除盆栽观赏外,也是优良切花。 千屈菜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叶对生或互生。花单生于枝端叶腋,紫红色。果椭圆形。种子多而细小。全疆有分布。具有清热、止血、止泻的功能。药用全草。主治血崩、高烧、痢疾腹泻等病症。 千屈菜qiānqūcài中药名。出《救荒本草》。别名对叶莲、败毒草。为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 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苦, 凉。清热解毒, 凉血止血。治泄泻、痢疾、便血、血崩, 煎服: 6 ~ 12 克。治外伤出血, 研末外敷。本品含千屈菜苷、没食子酸鞣质与胆碱、光千屈菜碱、光千屈菜定碱、光千屈菜胺等多种生物碱。花尚含牡荆素等。煎剂在体外能抑制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 对痢疾杆菌尤为敏感。对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根煎剂用于慢性痢疾, 作为收敛或缓和剂。 千屈菜 千屈菜千屈菜,又名败毒草、对叶莲、鸡骨草。始载于 《救荒本草》。为千屈菜科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 狼把草 大叶金花草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