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补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补丸

❶《济生方》卷一方。炮附子、五味子各二两,山茱萸、炒山药、牡丹皮、鹿茸 (去毛,酒蒸)、熟地黄 (酒蒸)、肉桂 (去皮)、茯苓 (去皮)、泽泻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盐酒或盐汤送下。功能益精血,补肾阳。治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腰脊疼痛,小便不利。
❷《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八方。附子(切如豆大)、防风、胡芦巴、木香、巴戟天、肉桂、川楝子肉、延胡索、荜澄茄、茴香、补骨脂各一两,盐四两,黑豆一合。将附子、防风、盐、黑豆同炒以附子裂为度,去诸药,只取附子与余药为细末,酒糯米粉糊为丸,朱砂为衣,每服三十至五十丸,酒送下。治寒疝厥冷,及奔豚等症而致的阳痿。

十补丸 《和剂局方》卷五

【组方药物】 附子(炮,去皮、脐) 肉桂(去粗皮) 巴戟(去心) 破故纸(炒) 干姜(炮) 远志(去心,姜汁浸,炒) 菟丝子(酒浸,另研) 赤石脂(煅) 炙厚朴各30克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6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温酒或盐汤送下。
【主要功效】 温阳补肾,益精髓,进饮食。
【适应病证】 肾阳亏损,下焦虚寒,脐腹强急,腰脚疼痛,遗泄白浊,大便滑泻,小便频数;或三消渴疾,饮食倍常,肌肉消瘦,阳事不举。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大补丸”(《普济方》卷二百十七)。


十补丸 《济生方》

【组方药物】 附子(炮,去皮、脐) 五味子各60克 山茱萸(取肉) 山药(锉,炒) 牡丹皮(去木) 鹿茸(去毛,酒蒸) 熟地黄(洗,酒蒸) 肉桂(去皮,不见火) 白茯苓(去皮) 泽泻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0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酒或盐汤送下。
【适应病证】 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赢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脊疼痛。


十补丸 《医学心悟》卷四

【组方药物】 大熟地120克 当归 白芍各60克 黄芪120克 人参60克 白术120克 茯苓60克 山药90克 枣仁60克 远志30克 山萸肉 杜仲各90克 续断60克 北五味 龙骨 牡蛎各30克
【制剂用法】 上药16味,研为细末,用石斛120克熬膏,再加炼蜜与药末共和为丸。每早服12克,温开水送下。凡使煎剂,仿效丸方。
【主要功效】 补肾固精,益气养血。
【适应病证】 肾虚遗精,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疲倦乏力。

十补丸shíbǔwán

《重订严氏济生方》方。炮附子、五味子各二两, 山茱萸、炒山药、牡丹皮、鹿茸、熟地黄、肉桂、茯苓、泽泻各一两。蜜丸, 梧桐子大, 每服七十丸, 空腹盐酒或盐汤送服。治肾脏虚弱, 面色黧黑, 足冷足肿, 耳鸣耳聋, 肢体羸瘦, 足膝软弱, 小便不利, 腰脊疼痛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