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宣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外奇穴 > 十宣
十宣  shíxuān

亦稱“鬼城”。經外奇穴。在兩手十指尖,距指甲一分處。因其在手十指尖上,共十穴,故名。主治暈厥,中暑,咽喉腫痛。其穴始載於唐代典籍,今沿稱。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小腸腑》:“邪病大唤駡詈走。灸十指端,去爪一分。一名鬼城。”明·楊繼洲《針灸大成·經外奇穴》:“十宣十穴。在手十指頭上,去爪一分。”明·方賢《奇效良方·針灸門》:“十宣十穴……治乳蛾,用三棱針出血,則大效矣。”

十宣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 “邪病大唤,骂詈走,灸十指端,去爪一分,一名鬼城。”《奇效良方》列作奇穴,名十宣。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处,左右共10穴。主治休克,昏迷,晕厥,高热,中暑,癫痫,小儿惊厥,急性扁桃体炎,手指麻木等。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 或艾条灸5~10分钟 (图2)。

图2

十宣

十指端去指甲一分处的穴位。

十宣shihhsüan

系常用的针灸奇穴。共10穴,各位于指尖端距爪甲缝1分处。施针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主治小儿惊风、高热抽搐、急性昏迷、休克等。

十宣

经外奇穴名。别名“鬼城”。位于十指尖端去指甲游离缘一分处,左右共十穴。主治:昏迷,晕厥,中暑,热病,小儿惊厥,咽喉肿痛,指端麻木。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十宣

十宣

经外奇穴。取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0.1寸许。主治:一切急性之失神、吐泻、中暑、热病、指端麻木、晕厥、乳蛾、扁桃体炎、癫狂、短气不得语。刺灸法:浅刺0.1~0.2寸或针刺出血。局部痛胀。


图2—1—1上肢(一)——掌侧与尺侧


图2—1—2上肢(二)——背侧与桡侧


图2—1—3 下肢(二)——后侧与内侧


图2—1—4 下肢(一)——前侧与外侧


图2—1—5 躯干右侧面图


图2—1—6 躯干背面图


图2—1—7 躯干正面图


图2—1—8 头部背面图(图例——经脉 ○穴人闰 □禁针穴△禁灸穴 ×禁针灸穴)


图2—1—9 头部正面图


图2—1—10 头部侧面图

☚ 华佗夹脊   病因和发病 ☛

十宣shíxuān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大成》。位于两手十指尖端, 距指甲游离缘0. 1 寸, 左右共10 穴。主治休克, 昏迷, 晕厥, 高热,中暑, 急性扁桃体炎, 癫痫, 小儿惊厥, 手指麻木等。点刺出血。

十宣

十宣

奇穴。首见《奇效良方》。《千金要方》所载“灸手十指头去爪甲一分”,即指本穴。别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位于手十指尖端,距爪甲游离缘0.1寸处。共10穴。伸指取之。局部有痛、触觉感受器;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末梢形成的血管网; 并有指掌侧固有神经末梢形成的神经网,深部为末指节骨的甲粗隆。
一般用圆利针或三棱针点刺出血,针后局部胀痛。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要用于急救和咽喉、神志等疾患,如各种晕厥,昏迷,发热,中暑,小儿惊厥,咽喉疼痛,乳蛾,胸腹绞痛,霍乱吐泻,癫狂,指端麻木等。现又多用以治疗休克,中风昏迷,高热不退,扁桃体炎,癔病,精神分裂症,末梢神经炎等。

十宣

☚ 四缝   虎口 ☛
000016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