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四经发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四经发挥

 《十四经发挥》是中医经络学说专著。元滑寿著,刊于至正元年(1341),《元史·艺文志》最早著录。主要版本在明代除复刻本外,又被收入薛己《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为长期流传的主要版本,现存较早的单行本为日本的几种刊本,如宽永二年(1625)梅寿堂刻本;享保六年(1731)刊本;宝永六年(1709)芳野屋权兵卫刊本等,近人承淡庵从日本觅得该书古本,详为校注辑成《校注十四经发挥》,传阅最广。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年出版以《薛氏医案》本为底本的茹古香校注本。
 滑寿 (1304-1386),字伯仁,晚号撄宁生,祖籍河南襄城,生长于江苏仪真(今仪征),后迁居浙江余姚,元末明初医学家。自幼警敏好学,善作诗,长而业医。京口名医王居中客居仪真时,滑氏从学 《素》《难》二经,颇有见地;后又学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方圆补泄之道”。宋濂 《十四经发挥 ·序》称其“博通经史诸家,言为文辞,温雅有法,而尤深于医。”他为医长于审证治药,又精于针灸学,在江南北、浙东西负有盛名,对经络腧穴的考订尤有贡献。他认为督任二脉“苞乎腹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且感于针灸之道湮而不彰,经络之学晦而不明,故从《内经》各论所述经脉,采而摘之,考证其阴阳往复,气穴会合,训其字义,释其名物,疏其本旨,正其句读,著成《十四经发挥》,后世称“十四经”即源于此。另著有 《读素问钞》、《难经本义》、《诊家枢要》。见于著录者,尚有 《伤寒例钞》、《本草发挥》、《脉诀》、《医韵》、《痔瘘篇》等,已佚。其治疗验案数十则,被朱右收入 《撄宁生传》。
 本书3卷约4万字。卷首有吕复、宋廉序及滑氏自序。记成书刊梓之事。卷上为 “手足阴阳流注篇”,总论经脉气血,阴阳流注;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按照十 二经脉和督脉、任脉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各经经穴歌诀,相应的脏腑机能,经脉循行经路,所属经穴部位及经脉主病等,以上两篇的正文部分悉遵元忽泰必列撰之 《金兰循经》(已佚)一书所辑,滑氏则作注释和补充。卷下为 “奇经八脉篇”,主要参考 《素问》、《难经》、《甲乙经》 及《圣济总录》等书,对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所属经穴部位等作了较系统的记述。其书的体例是,卷与篇数对应一致,篇题后并举经句,分拟提纲,是为 “正文”;然后逐条逐句,图、注、歌、逐次行文,终以 “发挥”。
 本书把督、任二脉与十二 经合论为十四经,考证《内经》得657穴,分归于十四经中,使经络学说益臻完善、系统化。把经脉与腧穴合论,陈经脉系腧穴而论,述腧穴遵经脉而言。首倡循经取穴,实是滑寿一大发明,为后世针灸家取穴定位所本。此外,本书或论经脉次第,或歌腧穴韵语,或制经穴图谱,皆为后世所宗,成为针灸专籍的楷模。它发展了经络学说,推进了针灸学的发展,是针灸论经脉的范本,被誉为“学者出入向方,实医门之司南”,在针灸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书刊行之后,影响不仅限于国内,且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对这些国家的针灸学发展,也有相当的影响。数百年来,刊行无数。近世承淡庵氏《校注十四经发挥》,不仅保存了原著本来面目,且由于承氏点注润色,利于后学。茹古香氏《十四经发挥校注》,考其版本流传史实,整理校注,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版本。

十四经发挥

经络著作。元滑寿撰。三卷。寿有《读素问钞》已著录。成书于至正元年(1341)。滑氏有感于当时汤液盛行,针灸之道湮而不彰,经络之学晦而不明,故将《内经》中十二经及任、督二脉,考证其阴阳之往复,气穴之会合,训其字义,释其名物,疏其本旨,正其句读,厘为三卷,定名“发挥”。上卷为手足阴阳流注篇,论述各经脉循行规律,附仰伏人尺寸图;中卷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根据《金兰循经》等书有关资料,对十四经脉循行作较详细注释与发挥,还补入各经所属穴位及所生病;下卷为奇经八脉篇,论述奇经八脉循行问题。每经之首均冠以插图,一经之末,又附经穴歌。后经近人承澹庵校注,名为《校注十四经发挥》,更利于理解原著。是书为中医针灸经络学说著名的古典专著,其学术价值不仅为国内所重视,而且对国外如日本、朝鲜等国针灸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有《薛氏医案》本,一九五六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十四经发挥

经脉学著作。3卷。元·滑寿撰。刊于1341年。卷上为手足阴阳流注篇,统论经脉循行的规律; 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根据《金兰循经》等书中关于全身十四经脉循行的文字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和发挥,并补记、说明了各经脉所属经穴; 卷下为奇经八脉篇,论述奇经八脉的循行内容。本书在明代被收入《薛氏医案》丛书中。建国后有铅印校注本。

十四经发挥

书名。元·滑寿(伯仁,1304~1386)著。三卷。上卷为经脉流注。中卷为十四经的循行和腧穴。下卷为奇经八脉。其特点是把督、任二脉与十二经合称为十四经,把647个穴位分别归纳入十四经中。此后,全身腧穴和经络的关系便完全固定下来。所以本书是一本有创新内容的经脉专著。

《十四经发挥》

元代杰出的针灸学著作。滑寿(1304~1386)著。成书于元顺帝至正元年(1341),共3卷。书中对人体的十四经脉及周身657个穴位进行了考证训释,并加以论述。元代盛行针灸治病,受本书影响至深。本书流传到日本,促进了日本针灸医学的兴盛。清初,本书在国内已佚。20世纪初,针灸学家承淡庵去日本考察针灸,才发现本书的古本,用重金购回,得以在国内继续刊行流传。

十四经发挥shísìjīngfāhuī

医书。3 卷。元·滑寿撰。刊于1341 年。该书主要根据《金兰循经》等书中关于全身十四经脉循行的文字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并补充记述各经脉所属的经穴。现有排印本。

十四经发挥

《十四经发挥》

《十四经发挥》系经脉专著。3卷。元·滑寿撰。刊于1341年 (至正元年)。这是一本论述人体经络学说的著作。卷上名“手足阴阳流注篇”,总论经脉循行之法;卷中名“十四经脉气所发篇”,按照十二经脉和督脉、任脉的顺序分别记述了各经经穴歌诀,相应的脏腑机能,经脉循行经路,所属经穴部位及经脉主病等。以上两篇的正文部分均按《金兰循经》(元·忽泰必列撰,今佚)一书,滑氏则作了注释和补充; 卷下名 “奇经八脉篇”,主要参考《素问》、《难经》、《甲乙经》及《圣济总录》等书,对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及所属经穴部位等作了较系统地记述。全书文字简要,并附有仰、伏人尺寸图及十四经的经穴分图。本书在明代除复刻本外,又被收入《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此外又有日本八田泰兴氏译本及1956年承淡安氏校注本。

☚ 备急灸法   针灸大全 ☛
000137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