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描 十八描国画中描画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技法。明邹德中《绘事指蒙》、明汪砢玉《珊瑚网》、清迮朗《绘事雕虫》均有载录。十八描为:一、铁线描,用中锋圆劲之笔描写,无柔弱之迹;二、橄榄描,用笔起讫极轻,中间沉着,忌两头用力, 中间虚弱; 三、行云流水描,用笔如行云,舒卷自如,又似流水,转折不滞;四、枣核描,形似橄榄描法,石涛常用此法;五、战笔水纹描,战笔即颤笔之意,笔要留而不滑,停而不滞;六、减笔描,用笔简练,以少胜多,马远、梁楷多用此法;七、柳叶描,心手相应,如柳叶,用笔忌浮滑轻薄;八、竹叶描,用笔横卧形如竹叶;九、混描,先以淡墨皴衣纹,再以浓墨复勾,混合而成;十、撅头钉描,用秃笔,坚强挺拔中含婀娜之意,笔下疾若奔马; 十一、枯柴描, 用笔刚中有柔,整而不乱;十二、蚯蚓描,用笔如篆书之圆笔,行笔圆润有力, 忌弱而无骨;十三、高古游丝描,用尖笔圆匀细心描绘, 具有秀劲古逸的气韵;十四、琴弦描,用中锋悬腕笔法, 运笔稳而略颤, 心手相应不乱;十五、马蝗描,伸屈自然,柔而不弱,无臃肿断续之迹;十六、钉头鼠尾描,如画兰叶法,正锋为钉头,扫笔为鼠尾;十七、曹衣描,用笔多中锋,运笔沉着,所绘衣纹紧束身体,如出于水;十八、折芦描,方中有圆,如隶书笔法。 ☚ 白描 勾勒 ☛ 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指18种描绘人物衣带褶纹的画法,系1509年明代邹德中所著《绘事指蒙》中归纳。 十八描 十八描古人根据衣纹的线型特征而起的名称: ❶高古游丝描(见彩色图版)。 ❷琴弦描。 ❸铁线描。 ❹行云流水描。 ❺马蝗描。 ❻钉头鼠尾描。 ❼混描。 ❽橛头钉描。 ❾曹衣描。 ❿折芦描。(11)柳叶描。(12)竹叶描。(13)战笔水纹描。(14)减笔描。(15)枯柴描。 
李太白像 
二祖调心图之一 (16)蚯蚓描。(17)橄榄描。(18)枣核描。十八描可分为三大类型。其一,粗细均匀、圆劲沉着,如: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等。其二,粗细变化较明显,如柳叶描,折芦描等。其三,线条简炼概括,如减笔描、枯柴描。不同描法是画家依据自己的爱好和衣纹质感而创造出来的。随着历史发展,描法更加多种多样。 ☚ 描法 白描 ☛ 十八描 十八描Shiba miao古人根据人物画衣纹线型特征而起的名称: ❶高古游丝描、 ❷琴弦描、 ❸铁线描、 ❹行云流水描、 ❺马蝗描、 ❻钉头鼠尾描、 ❼混描、 ❽橛头钉描、 ❾曹衣描、 ❿折芦描、(11)柳叶描、(12)竹叶描、(13)战笔水纹描、(14)减笔描、(15)枯柴描、(16)蚯蚓描、(17)橄榄描、(18)枣核描。可分为三大类型:其一,粗细均匀、圆劲沉着,如:铁线描、琴弦描、高古游丝描等。其二,一笔之中粗细变化明显,如:折芦描、柳叶描、竹叶描、枣核描等。其三,线条简练概括,如:减笔描、枯柴描等。不同描法是古代画家根据衣服质感和自己的审美要求而创造出来的。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描法更加多种多样。 ☚ 白描 吴装 ☛ 000116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