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二木卡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族民间传统古典音乐,“木卡姆”为维吾尔语,“大曲”之意。流行于新疆各地。是在古老律学和俗乐传统基础上,随着乐器、音乐、舞蹈、诗歌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共有十二大套,每套由“穷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菜甫”三部分组成。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歌词多为抒情诗、民歌和叙事诗,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对封建势力的憎恨和斗争,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伴奏乐器多种多样,有萨它尔、独他尔、热瓦甫、手鼓等。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解放后,根据艺人吐尔地阿洪的传谱进行记录、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两卷,1960年出版,对发掘、整理、研究民族音乐影响很大。近年来,成立了《十二木卡姆》整理研究小组进行专门研究。

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大曲”。维吾尔族传统民间古典音乐。在传统民歌、古典歌曲和民间古老歌舞音乐的基础上,经长期创作,不断吸取融合其他民族的优美音乐,又经历十六世纪、十九世纪几个发展时期而形成。流行于新疆各地。演唱风格各具特点,但均保存基本曲调。共有十二大套,每套由琼乃额麦、达斯坦、麦西热甫三部分组成。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节奏错综复杂,曲词极为丰富。内容主要是十五至十九世纪著名诗人那瓦依、司的克、宾尼、于素甫等人的诗篇,多反映维吾尔族人民对封建势力的痛恨和斗争,以及追求光明幸福生活的意愿。伴奏乐器多种多样。是维吾尔传统歌舞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是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解放前已濒于灭绝。解放后,艺人吐尔地阿洪的传谱经系统地记录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两卷,于1960年出版,对发掘、整理、研究民族音乐的宝库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成立《十二木卡姆》整理研究组进行研究。

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古曲音乐。有多种形式,其喀什木卡姆有十二套,故亦称十二木卡姆。木卡姆由 “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甫”三部分组成,演唱时间长达二十四小时之久。此外还有多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木卡姆。木卡姆集音乐、舞蹈、诗歌、民俗为一体,有维吾尔音乐之祖的称誉。

☚ 突厥三台   明君 ☛
十二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古曲音乐。有多种形式,其喀什木卡姆有十二套,故亦称十二木卡姆。木卡姆由 “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甫”三部分组成,演唱时间长达二十四小时之久。此外还有多朗木卡姆、哈密木卡姆、伊犁木卡姆等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木卡姆。木卡姆集音乐、舞蹈、诗歌、民俗为一体,有维吾尔音乐之祖的称誉。

☚ 突厥三台   明君 ☛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族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诗歌汇编。经维吾尔族群众长期创作,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民族音乐、歌舞优点,于※叶尔羌汗国时期(1533—1680年)基本定型。流行于新疆各地。“木卡姆”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大曲”。十二木卡姆,即十二支大曲,每支大曲由若干小曲组成。包括序曲,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节奏错综复杂,曲词极为丰富。歌诗或为著名诗人那瓦依、司的克、宾尼、于素甫等人的诗篇,或为演唱者即兴之作。内容多反映维吾尔族人民反封建斗争和追求光明幸福生活的意愿。伴奏乐器多种多样。歌时,边唱边舞,场面热烈,节奏欢快,充分表现出维吾尔族人民勤劳、聪明、乐观、能歌善舞的特点。是维吾尔族传统歌舞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现辑有《十二木卡姆》两卷,于1960年出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成立有《十二木卡姆》整理研究组,对此文化遗产进行研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