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二指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二指肠shí èr zhǐ cháng

小肠的第一段。1907年孙佐译述《生理卫生新教科书》第三篇:“肠,从幽门起而终于肛门之一长管也,比身长约六倍,有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与大肠(盲肠、结肠、直肠)之别。”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肠之上端与胃直接之部,曰十二指肠。此部接腹腔后壁,由肝胃掩之,肝及胰腺之泄管开口于其中间部,连续于十二指肠之小肠,上半部曰空肠,其下半部曰回肠。”

消化器官

消化器官

胃:胃(~酸;~液;健~;开~) 食肠水谷之海 仓廪之官
道家称胃:太仓 中池
胃腔:脘(胃脘)
脾脏:脾(脾土)
道家称脾:黄媪
胰脏:胰(胰子) 膵
胆:胆(胆囊;~管;~道;~汁;悬~)精斗
肠子:肠(~腔;~壁;大~;小~;空~;肓~;迴~;结~;十二指~)
大肠:胴 盘肠
柔细的肠:丝肠
肓肠末端的突起:阑尾
肠的末端:肛(肛门;肛管) 尻 粪门 便门 魄门 屁眼 谷道 余窍 后阴 后门 后窍 烛营
肛门和尿道:阴窍
阴部和肛门:下窍

☚ 呼吸器官   泌尿器官 ☛

十二指肠duodenum

小肠的第一段。人的十二指肠长约25 cm,约为人12个手指并列之宽,故名。在家畜,位于右季肋部和腰部,系膜短、活动范围小,常呈“Z”状弯曲,第二弯较大,上有胰管和胆管(或肝管)的开口,胰液和胆汁分别由此进入消化道。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一部分褶皱形成绒毛,有扩大消化吸收面积的作用。具十二指肠腺和肠腺,前者可分泌碱性粘稠液体,可保护肠上皮,不受胃酸侵蚀;后者可分泌一些消化酶,对初步分解的食物作进一步消化。

十二指肠

介于胃与空肠之间,成人长约25 cm,呈C形包绕胰头,按其位置不同可分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4部分。上部与幽门相接约2.5 cm一段肠管,称十二指肠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水平部又称下部,向左横行达第3腰椎左侧续于升部。升部最短,自第3腰椎左侧斜向左上方,达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方。

十二指肠duodenum

系小肠最上端与胃相连接的部分。十二指肠呈蹄铁形,围绕着胰头,位于腹腔后壁,贴近脊柱的腰部,上接胃的幽门,下续空肠上端,全长约25~30cm。十二指肠分3部:上部、降部和下部。此肠由于邻接肝、胆、胰,并有胆与胰管在此开口,故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此部位常见的疾病有十二指肠溃疡、胰头癌、十二指肠壅积症等。

十二指肠duodenum

上接胃幽门,下连空肠,长25~30cm,呈“C”字形包绕胰头。分为四部:
❶上部水平向右后方,至肝门处向下移行;
❷降部向下移行为水平部;
❸水平部约平第3腰椎向左上,在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前方续升部;
❹升部至第2腰椎左侧,向前下转折续于空肠,转折处的弯曲称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上接胃的幽门,末端移行为空肠,长约25~30em,是小肠中最短,最粗,位置较固定的一段。除其始末两端有腹膜包裹以外,其于大部分为腹膜后位。十二指肠的行程弯曲,呈蹄铁形(见图),其凹侧包围着胰头。整个十二指肠位于脐平面以上,可分为四部,即上部、降部、水平部及升部。
十二指肠上部长约5cm,始于幽门,走向右后,在肝方叶下方到达胆囊颈附近。上部起始处的上、前、下三面皆由腹膜覆盖,其余部分则在腹膜之后,故小网膜右分附着到十二指肠起始部的上缘,大网膜可附着至其下缘,因此,十二指肠上部稍能移动。X线钡餐检查时,十二指肠上部呈三角形阴影,叫做十二指肠冠(或球)。此部肠壁较薄,管径较大,粘膜平滑无环状襞,是溃疡的易发部位。上部在对胆囊颈处转向下,为十二指肠上曲,移行为降部。十二指肠降部长约8~10cm,从上曲沿脊柱右侧下降到第3腰椎下缘平面,稍偏于右腹股沟中点垂直线的内侧。自上而下,降部的前面与肝右叶、横结肠及其系膜和空肠相邻;后面借疏松结缔组织与右肾门、右肾血管、下腔静脉和腰大肌相邻;其外侧与结肠右曲相邻,胆总管行于降部的后内侧与胰头之间。胆总管末端常与胰管共同斜穿肠壁,于降部内侧壁与后壁相交处开口于一纵襞末端的十二指肠大乳头,该处距幽门8~10cm,但在胆道病患者中发现胆总管开口在降部下1/3段者占66%,中1/3者占27%,上1/3者占4%,有时可有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小乳头位于大乳头上方约2cm处,这种位置变异对于胆道外科手术须引起重视。当降部到达第3腰椎下缘的右侧后,遂即向左弯转成为十二指肠下曲,移行于十二指肠水平部(见图)
十二指肠水平部(下部)长约10cm,自右向左越过下腔静脉,在腹主动脉的前方续于升部。水平部被肠系膜上血管及小肠系膜根所跨过。上面贴近胰头,下面与空肠襻相邻。水平部的前面和下面有腹膜遮盖。后面与右侧输尿管、腰大肌、睾丸(或卵巢)血管、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相邻。
十二指肠升部最短约2.5cm,在腹主动脉的左侧上升,直到第2腰椎上缘平面,由此弯转向前成为十二指肠空肠曲,续接空肠。此曲位于正中矢状面左侧2.5cm,幽门平面之下1cm处。升部位于左侧交感干、腰大肌、睾丸(或卵巢)血管及肠系膜下静脉的前方。沿升部的右缘有肠系膜根的上部,更右侧有胰头及肠系膜上动、静脉; 左侧有左肾及输尿管;上有胰体;前有空肠襻,并借横结肠

十二指肠的结构和联属
1.十二指肠上部 2.胆囊管 3.肝总管 4. 门静脉 5.

总管 6. 副胰管 7. 胰管 8. 胰体 9. 胰尾 10. 肠系膜上动、静脉 11. 十二指肠下部 12. 十二指肠大乳头及开口 13. 十二指肠纵襞 14.十二指肠小乳头及开口 15. 胰头及其系膜将十二指肠空肠曲与网膜囊及胃分开,十二指肠末部和十二指肠空肠曲被一纤维性肌束,即十二指肠悬肌(又名Treitz韧带)所固定,此肌起自膈肌右脚,靠近食管末端的右侧,降向下前方,接近腹腔动脉,有时分开包围着这一血管,在胰和腹腔神经丛的前方,附着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上后面。此肌的上部是横纹肌纤维,中间部由弹性组织所组成,下部一般含有平滑肌,在手术中,十二指肠悬肌可作为识别空肠起端的标志。
十二指肠憩室是常见的畸形,由于胆总管斜行穿过肠壁,致使肠壁变得薄弱,故憩室发生于降部的占60~70%,在下部及升部者次之,上部者极为少见。
血管、淋巴和神经: 十二指肠的动脉来自胃右,胃网膜右及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十二指肠上部接受一些来自肝固有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小支。静脉终于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十二指肠的淋巴管注入幽门淋巴结,它们的输出管向上输至肝淋巴结,向下输入肠系膜上淋巴结。支配十二指肠的交感神经来自内脏大神经,在腹腔神经节换元,其节后纤维经腹腔神经丛随血管分布,能使肠管的蠕动和分泌受到抑制; 副交感纤维来自迷走神经,能促进肠的蠕动。肠内部感觉刺激的纤维主要随交感神经传入至脊髓胸6~腰2节,而后辗传入脑。
☚ 胃   空肠与回肠 ☛

十二指肠

duodenum

十二指肠

duodenum
~癌cancer of the duodenum/~溃疡 duodenal ulcer/~切除 (术)duodenectomy/~炎duodenit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