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川省柑橘办公室
四川省柑橘办公室是四川省人民政府的一个二级局机构,负责全省以柑橘为主的水果生产、购销、运输、加工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协调服务工作。下设秘书处、生产科技处、贸易运输处,定编18人。各主产柑橘的市、地和县,也都成立了类似机构,分别归口在农委、财办、供销社等部门,也有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全省有区、乡脱产果技员5 000多人。目前,柑橘办已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作管理体系。
四川省柑橘办公室的历史发展沿革,早在50年代初,当时为了保证完成柑橘对前苏联出口的任务,西南军政委员会于1952年决定成立西南区甜橙外销委员会,由西南财经委员会,西南农林部、贸易部、商品检验局和江津地区行署、江津县等单位的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柑橘对苏出口事宜。
1954年大区撤销,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由四川省财经委员会、商业厅、农业厅、对外经济贸易厅、商品检验局组成四川省柑橘外销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是临时性机构,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从50年代至1980年的20多年里,对前苏联出口柑橘没有中断过,基本上是年年完成任务,工作做得很出色。
198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原来的柑橘按比例派购(实际是全部收购)改为定基数的办法。根据柑橘产量确定基数,一定3年不变。基数内实行派购,基数外放开搞活,自由购销。鉴于当时四川柑橘供需缺口很大,市场管理和部门之间协调等方面的任务加重,乃于1981年将四川省柑橘外销办公室更名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柑橘购销办公室,其任务是在确保柑橘对前苏联出口的同时,把国内市场安排好。
1982年,柑橘购销办公室改为柑橘办公室,由搞经营、生产的有关部门参加,把生产、购销、外贸、加工一齐管起来。
1983年6月,成立四川省柑橘(包括所有果品)领导小组,由副省长刘纯夫和四川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农牧厅、商业厅、对外经济贸易厅等单位的领导人组成,并成立常设性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工作。其具体职责是:制定全省水果发展总体规划,平衡安排当年产供销(出口)计划;研究制定柑橘生产、购销的方针、政策;协调农商及各部门、各渠道的经济利益;汇编平衡全省柑橘出省运输计划。从此,全省水果生产蓬勃发展,加工、贮藏设施日臻完善,科技进一步普及,农民种果积极性日益高涨。
1985年2月,四川省果品协会成立,与柑橘办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发挥各自的作用和优势。据1991年4月统计,全省已成立市、地果协7个;县果协81个;区果协212个;乡果协1 048个。共有会员11.85万人。省果协下属四川省果品经济技术开发中心,定编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