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质调查指在选定地区的范围内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找矿和综合研究,阐明区域内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质工作。从50年代末到1983年底,已全部完成甘肃境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制图幅97幅,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成矿区带,主要经济区和中心城市开展了1:5万区域调查工作。截止1995年底,累计完成150幅区调图幅,总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通过区域调查工作, 对甘肃境内的地层、岩浆岩、变质岩、地质构造、成矿地质特征及其规律和远景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在区调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地质物化探方法和手段,勘查和评价了一大批矿产地, 其中经过进一步工作证实为工业矿床的达百余处,为甘肃矿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矿产储量。1∶5万区调工作, 自“八五”中期开始应用了“四大岩类”等填图新方法,结合全省地层清理、区域物化探、遥感和专题研究,解决了一些长期争论的重大地质问题, 提高了全省基础地质的总体研究程度。通过区调工作,使许多新理论、新技术在地质找矿方面的应用有了新的突破。在区域地质调查获得的丰富资料基础上, 陆续编制和出版了《甘肃省地质矿产图及说明书》、《甘肃省构造地质图》、《西北地区区域地层表甘肃分册》、《甘肃省变质地质图》、《甘肃省区域地质志》等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广泛社会使用价值的成果。 ☚ 旧中国甘肃地质调查概况 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 ☛ 000007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