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长陵
北魏高祖元宏 (467—499)的陵墓。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官庄村东的北邙山上。鲜卑族首领拓拔珪于386年建魏于平城 (今山西大同),史称北魏或拓拔魏。前五帝均葬大同附近的金陵。元宏,献文帝长子,生母李夫人。5岁即位,祖母文明太后当国。24岁时太后死始亲政。在位期间,曾实行一系列重大改革,又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改鲜卑姓为汉姓 (皇族改为 “元氏”),易服饰,立国学,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和,史称 “太和改革”。499年率军南伐,病殁于谷塘原之行宫,葬长陵。先时,孝文帝曾在山西平阳其祖母永固陵旁豫作寿陵。《魏书·文成文明皇后传》载: “初高祖孝于太后,乃于永固陵东北里余,豫营寿宫,有终焉瞻望之志。及迁洛阳,乃自瀍西以为山园之所,而方山虚宫至今犹存,号曰万年堂。”清洛阳知县龚松林误认此陵为东汉灵帝文陵,并在冢前立 “汉灵帝文陵” 石碑一通。1946年,在长陵西北103米处一小冢内被盗出土 “文昭皇太后山陵志石”,上载: “袝葬于高祖长陵之右”。又据《魏书》 卷十三载: 文昭皇后先葬城西长陵东南,号终宁陵,明帝时 “迁灵梓于长陵兆西北六十步”,与实际位置相符 当地群众将两冢习称为“大小冢” 长陵陵冢高约10丈,直径18丈,夯土起坟。小冢高7丈,直径10丈。陵园内建有寝殿,为上陵祭祀之所。还增置佛寺、斋室等建筑,反映了佛教的影响。袝葬、陪葬长陵的还有孝文幽皇后及元袭、元钻、元灵等。现陕西富平县也有一孝文帝陵,乃孝文帝葬衣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