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非阿拉伯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非阿拉伯文学 北非阿拉伯文学指中古埃及与马格里布诸国在阿拉伯化以后的文学。这些国家在政治、宗教文化上深受西亚阿拉伯帝国及伊斯兰教的影响,中古后期,埃及渐成为阿拉伯文学与艺术的中心,《一千零一夜》中即收有埃及麦马立克王朝的一些故事。蒲绥里(1211~1296) 的长诗《斗篷颂》是歌颂穆罕默德的著名宗教诗篇,被译为世界几十种文字。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1304~1377) 的游记《旅途列国奇观录》 (俗称《伊本·白图泰游记》,1354年口述)文笔优美,纪录详细,记述了作者亚、非、欧许多地方的亲历,其中包括元末的中国,是世界游记文学中的精品。16世纪以后,北非为奥斯曼帝国征服,文学受到压制趋于衰落。至近代,各国又先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保护国,19世纪后期,随着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反殖、反帝、反封渐成文学的基本主题,新题材、新人物开始在文学中出现。埃及仍然是北非与中东文化的中心,诗人迈哈穆德·萨米,巴鲁迪(1838~1904) 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音律、形式严谨,是阿拉伯诗歌复兴的先锋。埃及作家阿卜杜拉·奈迪姆(1854~1886) 的小说、散文表达了同一主题。阿尔及利亚民族英雄阿卜杜·卡迪尔·杰扎伊里(1807~1883) 的诗歌和宰克利、胡贾等的政论散文揭开了阿尔及利亚近代文学的序幕。本世纪初,埃及现代诗人艾哈迈德·邵基(1869~1932) 和哈菲兹·易卜拉欣、赫利勒,穆特朗成为诗歌复兴运动的主将。其后出现的一代诗人则较为倾向西方现代诗与批评。在小说、戏剧与散文方面,“埃及现代派”形成于第一次欧战期间,出现了塔哈·侯赛因、台木尔兄弟等一批优秀的作家,其后的纳吉布·马哈福兹继承了前人的优秀传统,以其反映当代开罗人民生活的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的创作主要倾向都是现实主义,其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除阿拉伯语创作外,北非作家的法语创作也有相当的成就。 ☚ 古埃及文学 塔哈·侯赛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