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郭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郭骚běi guó sāo指贫士、寒士。《晏子春秋·内篇杂上》:“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李贺《感春》: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钱起《小园招隐》:谁言北郭贫,能分晏婴粟。 北郭骚 北郭骚战国轶事小说。旧题晏婴撰。原载《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吕氏春秋·士节》、《说苑·复恩》、《艺文类聚》八十三、《太平御览》八四○等亦引载(文各有异)。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作品叙述: 齐国的北郭骚,靠织网、制席、做鞋,以养其母。就这样,还常吃不饱、穿不暖。一日,在门口走动,见到了晏子,说明生活之苦,需要资助。晏子听后,就派人分府中仓粟和钱财送给他,而他不受钱财,只收下食粟。过了一些时候,晏子被景公怀疑而出奔,就到北郭骚门上来辞别。北郭骚沐浴后而出来拜见晏子,并问他要到哪里去。晏子说明来意,北郭骚勉励晏子,勿要泄气; 晏子十分感动而去。北郭骚召其友人告之,说明晏子曾救助过自己,而今被怀疑,自己将以身死来证明晏子无罪。他同其友,来到公庭前,告诉禀报者,说晏子是天下贤臣,今离开齐国,齐国必被敌国侵犯,国家被侵,还不如先死,请以我的自杀来说明晏子的无罪。说罢,自刎。接着,其友也为北郭骚自杀。景公闻之,大惊失色,亲自坐传车追回晏子。晏子听到北郭骚自杀的噩耗,十分哀痛,长叹自己这次出奔,很不合宜。作品主旨在于表明晏子之贤和景公疑贤之谬。小说用烘托的艺术手法,用义士北郭骚感恩杀身,以明晏子之贤的典型细节,来刻画主要人物形象,使人物性格十分鲜明突出。 ☚ 晏子之御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 ☛ 北郭骚 【出典】 《吕氏春秋·季冬纪·士节》:“齐有北郭骚者,结罘𦉾,捆蒲苇,织萉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齐君闻之大骇,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返之。” 【释义】 春秋时,齐人北郭骚家贫,曾乞米于晏婴以养母。闻晏子被疑出走,以自刎向齐君辨白晏子为贤臣。齐王遂追回晏婴。 【例句】 ①谁言北郭贫,能分晏婴粟。(钱起《小园招隐》2613)这里引北郭骚事,称美隐士气节之可贵。②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李贺《感春》4418)这里用北郭骚事,自喻家贫有养亲之忧。 北郭骚 北郭骚běiɡuōsāo┃┃━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网,捆蒲苇,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悦)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后以表示自叹贫苦。北周·庾信《和裴仪同秋日》:“学异南宫敬,贫同北郭骚。”唐·李贺《感春》诗:“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 阮囊 四壁空 ☛ 北郭骚借指家贫而孝顺之人。唐李贺《感春》诗: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北郭骚人名,春秋时齐国的贫士。用以歌咏贫士或称美隐士。也作“北郭贫”。春秋时,齐国有一贫士叫北郭骚,为赡养老母亲,他千方百计挣钱,但还是不够养活母亲。于是,他向齐相晏子讨米。晏子慷慨接济他渡过难关。后来,晏子遭到齐王猜疑,被迫流亡国外。北郭骚知道后说:“古语说:‘养及亲者,身伉其难。’现在晏子身遭猜疑,我将以死来证明他的清白。”他整理好衣冠,让朋友拿着剑和竹笥,一齐去造访齐君。后来他又对友人说:“晏子是天下少有的贤能之士,他离开后齐国必然会受到他邦的欺凌侵犯。与其目睹国家被凌辱的局面,不如先死。请你把我的头放在竹笥中,托着它去为晏子辩白昭雪吧!”说完便自刎了。他的朋友奉命托着头前往君庭。一路上,很多人注视他。朋友对围观的人说:“北郭骚为国家的兴亡而死,我将为北郭骚的死而死。”说完他也自杀身亡了。这个消息传到齐君耳朵里后,齐君惊骇不已,马上亲自追回晏子,请他回国复任。(见《吕氏春秋·士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