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
【出典】 《后汉书》卷十下《桓帝邓皇后纪》:“诏废后,送暴室,以忧死。立七年。葬于北邙。”《乐府诗集》卷九十四《新乐府词·北邙行》题解引晋·张协《登北邙赋》:“坟陇㟪叠,棋布星罗……壮汉氏之所营,望五陵之嵬峨。”
【释义】 北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晋时代王侯贵族多埋葬于此地。后世用以泛指墓地,诗文中常借以隐指死亡。
【例句】 ①自君入城市,北邙无新坟。(刘驾《别道者》6783)这里赞道者的医术可以使人不死。②何况北邙山,只近市朝路。(刘驾《效陶》6784)这里用以代指坟墓。③归来华表上,应笑北邙尘。(于武陵《赠王道士》6897)这里以“北邙尘”代指坟墓,表示仙人对凡人的轻蔑。④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齐己《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9499)这里借以形容新唱和集之作,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
北邙山běi máng shān
山名,在河南洛阳东北,多贵族墓地:三劫后,我在~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一·14)
北邙山
北邙山beimɑnɡshɑn
咸阳、兴平北部台原的俗称。《西京杂记》卷三:“茂陵富民袁广汉,藏镪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中。构石为山……连延数里……奇兽珍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延漫林池,奇树异草,靡不培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遍也。广汉后有罪诛,没入官园,鸟兽草木,皆移入上林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