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洋医学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洋医学堂清光绪六年(1880),北洋大臣李鸿章在津建立养病院,翌年,在养病院内设医学馆,聘法国人欧班、互特查主持政务,马根济为教习。经费从省军防军费中开支,毕业生多分配到军队或所属的军医院工作。此为中国办理西医教育之始。1893年12月,李鸿章委派法国军医梅尼在医学馆的基础上开办北洋医学堂,地点在法租界海大道。由医学馆第一届优秀毕业生林联辉任校长。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洋医学堂被迫停办。1902年经袁世凯恢复,改由徐华清任总办,梅尼任总教练,并以新建的北洋医院作为附属医院。1913年北洋医学堂改名为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1915年归海军部管辖,更名为海军医学校,经亨咸任校长,经费由海军部补给,学制为预科1年,本科4年,学生免费入学,附设的北洋医院改称海军医学校医院。北洋医学堂和北洋医院的建筑均为旧中国衙门式,门楼高大,门两侧各悬横匾一块,其名“北洋医学堂”和“北洋医院”,均系李鸿章所题。1930年国内军阀混战,外籍教师回国,学校关闭,医院由中国医生维持一时,终因入不敷出,经费困难,于1933年停办。北洋医学堂建校30年,为中国培养了近千名第一代西医人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