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北京政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是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的政变。直奉战争开始,冯玉祥被吴佩孚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到热河与奉军作战。吴佩孚对冯玉祥早有戒心,所以不仅军饷粮秣全无,而且密令援军第二路军司令胡景翼、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监视冯玉祥,欲置冯于死地。1924年10月19日夜,冯玉祥趁直奉两军在山海关激战,北京空虚之机,秘密回师。22日,冯玉祥控制了北京城,占领北京各要地,包围总统府,软禁总统曹锟。23日清晨,冯玉祥囚禁总统曹锟,联合胡景翼、孙岳通电呼吁和平,改组内阁,并发出停战主和的通电。由于孙中山领导的党叫国民党,因此冯玉祥将所部改称“中华民国国民军”,并迫使曹锟于24日下令停战及免去吴佩孚直军总司令职务。吴佩孚得知消息后,想以全部力量与奉军做最后一战,无奈所部直军早已丧失斗志,吴佩孚回天无术,不得不率残兵南逃。北京政变后,冯玉祥一面电邀孙中山北上议政,一面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推举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1月2日,曹锟宣布辞去总统职位。5日,冯玉祥驱逐清帝溥仪出宫。24日,段祺瑞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25日,冯玉祥通电下野。北京政变推翻了贿选总统曹锟,驱逐清帝出宫,给直系以致命打击,客观上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条件。
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Beijing zhengbian

1924年直系将领冯玉祥在革命高潮推动下于北京发动的政变。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冯玉祥出任河南督军,不久被吴佩孚排挤出河南,改任徒有虚名的陆军检阅使,率部驻防北京南苑。冯玉祥是北洋军阀中具有民主思想的人物,从1920年开始与孙中山发生联系, 此后国民党人对冯玉祥不断进行争取工作。先后被吴佩孚打败的段祺瑞、张作霖也积极联络冯玉祥反直。1923年10月曹锟贿选总统,引起全国普遍反对。在反直浪潮中,冯玉祥与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孙岳、陕军暂编第一师师长胡景翼结成了反直三角同盟。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 冯玉祥被任命为“讨逆军”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与热河一线奉军作战。孙岳、胡景翼分别被任命为京畿警备副司令和直系援军第二路司令。正当直、奉两军在山海关一带激战时,冯军由古北口秘密回师北京,10月22日夜, 在孙岳部配合下占领北京城, 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24日,迫使曹锟下令停战,免去吴佩孚本兼各职。25日, 冯玉祥将所部改称中华民国国民军, 冯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孙岳任副司令兼第二、三军军长。11月2日, 曹锟被迫宣告下台, 直系控制的北京中央政权告终。同月5日,国民军驱逐清废帝溥仪出宫。北京政变后,冯玉祥与胡景翼、孙岳等联名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下旬,冯玉祥会同奉系军阀张作霖成立了由段祺瑞任执政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北京政权又落入官僚军阀手中。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 为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二次直奉战争   冯玉祥 ☛

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直军第三路总司令冯玉祥回师北京,逼迫贿选总统曹锟退位,驱逐废帝溥仪出故宫,并将所部改为国民军,组成了临时内阁,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这一政变使北方政局发生了有利于革命的变化。

北京政变

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受革命影响的直系将领冯玉祥于10月23日晨进入北京,占领北京各要地,包围了总统府,软禁了曹锟,改组了内阁,并发出了停战主和通电,将所部改称中华民国国民军。这就是震动全国的“北京政变”。它对全国特别是北方的政治局面发生了重大影响。

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

1924年10月,由冯玉祥在北京发动的政变。1924年9月18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在山海关、热河一带,直奉双方展开激战。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在吴军即将崩溃之际,把部队开进北京,同胡景翼、孙岳等部一起,推翻曹锟贿选政府,迫使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不久,冯部和胡、孙部联合,改称“中华民国国民军”,修正了清室优待条件,废除了大清皇帝称号。11月下旬,冯玉祥和奉系军阀张作霖成立了由段祺瑞执政的临时政府,同时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 北京兵变   北洋军阀 ☛
000008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