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是近代女子教育最高学府。前身是1908年创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12年改名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开始筹改高等师范,增设教育、国文专修科,并设附属中学。1919年4月23日正式改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年秋,本科的国文部、图画专修科、家事科开始招生,学制三年,培养女子师范、女子中学教职员。方还任首任校长,李大钊、刘师培、黄侃、胡适、顾震福、陈思曾、陈帆凡等,曾到校任教。李大钊在五四运动以前在女高师讲授《社会学》和《女权运动史》,五四运动以后讲授《伦理学》,对女高师学生思想影响很大。学生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出版进步刊物。后毛邦伟、熊崇煦、许寿裳、杨荫榆先后继任校长。1924年5月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为杨荫榆。1925年,因校长杨荫榆压制校内革命活动、压迫学生等,发生了惊动全国的“女师大风潮”。同年8月7日教育部命令解散学校,师生在宗帽胡同自赁校舍,坚持开学,教师义务教课。1925年12月,段祺瑞政府被迫下令恢复女师大,并撤销了杨荫榆的校长职务。1927年8月,奉系军阀政府命令北京九所国立高校合并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女师大改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女子第一部,毛邦伟为校长。次年易名为北平大学第二师范学院。1929年12月徐炳昶任院长后,筹办研究所,出版《女师大学术季刊》,开展学术研究。1931年7月与北平师范大学合并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徐炳昶任校长。 ☚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两江女子体育专科学校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