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化觉巷清真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化觉巷清真寺

位于西安西大街鼓楼西北角,俗称化觉寺。因居大学习巷清真寺的东边,故又称“东大寺”。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后经各代整修扩建。现建筑多为明代风格。该寺院融我国古代建筑风格、伊斯兰教寺院特点于一体,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中国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也负盛名。30年代法国编《中国》导游手册,即把西安清真寺列入其中。西班牙一位学者这样评价说:“在我参观的许多国家的穆斯林寺院中,只有中国西安的清真大寺能和西班牙的高河达坝清真寺相媲美。”化觉巷清真寺是陕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觉巷清真寺

化觉巷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曾名清修寺,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化觉巷内。建成时间有唐、宋、明三说,一般认为初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经万历三十四年(1606)、清乾隆三十年(1765 )等多次重修,始成今日规模。全寺占地1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四千平方米,沿东西方向呈五进系列院落。主要建筑多在四进院。有三亭,主亭为中央的凤凰亭。大殿壁上有彩绘雕刻,西壁有《古兰经》文,藻井用600余幅图画组成。寺内保存有汉文、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碑石、匾额、对联、中堂以及香炉、经匣、字画等宗教文物。寺内曾设有经堂教育机构。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回回寺   清修寺 ☛
化觉巷清真寺

化觉巷清真寺

在陕西省西安市化觉巷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创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历经扩建,形成现有的规模。现存建筑多为明代所建。前后共分五进院落,前院木牌坊高约9米,琉璃屋顶,异角飞檐,颇为壮观。第二进院内有石牌坊和明、清重修清真寺碑记。第三进院落的中央为省心楼,三层八角攒顶式楼阁精巧而雅致,北厢讲经堂内藏有清代手抄本《古兰经》和《麦加图》。第四进为中心院落,正面当首是一真亭,又名凤凰亭,六角双翅,独具风格。过凤凰亭可登大月台。月台西有规模宏伟的大殿,是全寺的主要建筑,平面呈凸形,面阔七间,进深九间,系三座殿宇拼连而成,可同时容纳千余人礼拜。殿内的天花藻井共600余幅,具中国伊斯兰教寺院彩画的独特风格。寺院内的砖、木雕内容以植物纹为主,造型生动,刻工精细。这座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昭仁寺大殿   张良庙(留侯祠) ☛
化觉巷清真寺

化觉巷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原名清修寺,又名清真大寺,俗称东大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西北隅化觉巷。始建年代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建于唐天宝元年; 多数学者认为约建于元末明初,经明清历代增建,形成今日规模。全寺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沿东西方向共分五进院落。第一、二进有木、石牌坊和砖雕碑龛; 第三进入口处有敕修殿。即殿寺门,四角飞檐,朱门金钉,砖雕镶饰。门楣上悬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书“敕赐礼拜寺”横匾。殿门三间四椽,单檐歇山顶,古朴大方。殿内存放碑刻多方,以阿拉伯文“月碑”最为珍贵,系清初为推算回历所立。殿后有三檐八角攒顶木构“省心楼”,又称邦克楼,系昔日唤拜之处。南北厢有经堂、客厅及沐浴室。第四进的大殿是该寺的主体建筑。单檐歇山顶,上覆绿琉璃瓦,檐下五彩重昂斗拱。殿堂宽七开间,面积1300平方米,可容2000人礼拜。地面满铺地板。天花板、藻井由600余幅阿拉伯文图案彩绘而成,后殿木雕阿拉伯文字; 前廊南北山墙砖刻花卉均为清代精品。大殿建于石栏围绕、平坦宽敞的月台之上,宏伟壮观。最后进入月洞门,堆有土丘,为开斋望月之处。现该寺除供国内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外,各伊斯兰教国家外宾亦到此瞻仰礼拜。

☚ 化缘   什叶派 ☛
000056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