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化学致畸作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化学致畸作用chemical teratogenisis化学物干扰胚胎或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器官形态结构的异常而形成畸胎或畸形儿的毒性。广义的致畸应包括生理功能或精神活动(又称行为)的发育缺陷。能引起人或动物产生畸胎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如放射线)和生物因素(如病毒)统称为致畸物。
影响因素 致畸作用随致畸物的剂量、动物种属和胚胎发育阶段等而异。主要因素有:❶剂量。致畸物引起胚胎发育异常,基本符合剂量反应关系。每种致畸物均有引发致畸的阈作用剂量,高于此剂量时,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剂量其畸形发生率也增高,这可能与受损伤细胞数目增多有关; 如剂量过大时,出现胚胎死亡从而掩盖致畸作用的显现,使畸形率反而降低,故致畸物引起胚胎发育异常的剂量反应关系不能单独按畸形率计算,而应将畸形率加上胚胎死亡率计算。在致畸无作用剂量至胚胎死亡剂量之间存在着一个狭窄的致畸带,带宽的化学物比带窄的致畸危险性要大(图2)。 ❷种属差异。不同种属动物和同种属动物的不同品系,对某些致畸物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人和灵长类动物胚胎发育早期对反应停极为敏感,易诱发胎儿畸肢; 而家兔和小鼠则需较大剂量才能导致轻度畸形;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则不敏感。农药三环锡易诱 >图2 化学物的致畸带 ❸作用时期。胚胎对致畸物的敏感性随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异,一般在器官发生期对致畸物最为敏感,因此称为致畸的“敏感期”。此期在人是受孕第3~8星期;啮齿类动物则为第7~16天。在敏感期中的不同日期给予致畸物,会发生不同的器官畸形,这是由于各器官的发生过程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各自的敏感期也有所不同。 试验方法 最常用的动物是大鼠、兔和小鼠。选健康成年雌雄大鼠(1:1或2:1)同笼交配,次晨作阴道涂片或检查阴栓,发现有精子或阴栓的雌鼠为孕鼠,当天作为孕期零天。给药方式应与人摄入或接触方式相同,一般为灌胃、混入饲料中,经皮肤或经呼吸道等。大鼠给药时间为孕期的第6~15天,兔为第8~18天,小鼠为第6~14天。致畸试验至少应设三个剂量组,剂量上限是根据亚慢性(或亚急性)毒性试验得出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下限相当最大无作用剂量的1/50,两剂量间再设一个中间剂量。对照组中还可选取某些已知致畸物作为阳性对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