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DieChemie in Ihrer Anwendung Duf Agrikul-tur Und Physiologie农业化学的经典论著之一。作者李比希(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1803~1873)是近代农业化学创始人之一。出生于德国霍姆施塔特一个染料工厂主的家庭,从幼年就接触与化学有关的实验及操作,后来进入波恩及埃尔根大学专攻化学,19岁获博士学位,从1826年起先后在吉森、慕尼黑及拜尔伦大学任教授。该书于1840年出版,1862年出增补的第七版,以后重印都以该版为准。该书已先后被译成十多种文字,流传很广。该书由绪论、第一编植物营养化学的过程及第二编农田耕作的自然历史规律三部分组成。绪论较长,除叙述农业及矿质学说的历史,还探讨了农学和经济的关系。作者想用一些国家地力的增减来说明其兴衰变化,并企图以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结合的观点来考察农业的发展过程。第一编讨论了植物摄取营养的过程,并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做了分析,提出“矿质学说”,为研究作物栽培和耕作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编讨论的是植物、土壤和肥料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最低因子律”及“补偿学说”,也涉及厩肥、人粪尿等农家有机肥料在增产中的作用。如从农学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考察,补偿学说应是该书的重点所在。作者认为包括人类和自然的物质代谢在内的整个地球上的生命现象,都应做为一个运动的循环过程来理解。农业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基础,即由植物从土壤和大气中所吸收同化的营养物质,被人类和动物做为食物而摄取,经过吸收及分解的过程,应再归还到大地或大气中去,不然土壤中所含的养分就会愈来愈少,地力也必定逐渐下降。针对当时德、英等国以营利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农业经营,作者认为“所有那一切的方法,都不外乎是帮助农业经营者从土壤有效总养分中,尽可能多的来加以掠夺的手段。”通过对比,作者把当时仍利用自然有机肥的中国及日本誉为合理农业的模范。因为从土壤中取走的植物养分,又以其他形式全部归还,这样来长远的有效的保护着地力,并能不断地提高其产量来适应人口的增长。对此马克思认为“李比希不朽功绩之一,是从自然科学的观点出发阐明了现代农业的消极方面,他对农业史所作的历史的概述,虽不免有严重错误,但也包含一些卓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23卷533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