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化外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化外人中国封建法典对外国人的称呼。《唐律疏议·名例》“化外人相犯条”:“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接着疏议对“化外人”及处罚原则进行了说明:“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这是唐朝政府在处理涉外案件时所依据的法律规定,即当同一国家的化外人之间发生诉讼纠纷时,依其本国法律处理;当不同国家的化外人之间或化外人同中国人之间发生诉讼纠纷时,都依唐朝法律处理。这一规定,反映了唐王朝既尊重化外人的法律,同时又坚决维护本国利益的主权原则。但明清律名例篇“化外人有犯”条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即无同类异类之分,一律依明律或清律处断。 化外人中国古代对外国人和居住在中国的外籍人的称呼。唐《永徽律》:“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疏议:“化外人,谓蕃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同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皆以国家法律论定罪名。”(《唐律疏议·名例》)即同一国家的化外人之间发生诉讼纠纷,依其本国法律处理,如非同一国家之化外人及其与中国人之间的诉讼纠纷,都依唐朝法律处理。但明清律名例篇 “化外人有犯”条规定: “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即一律依明律或清律处理。 化外人 化外人唐代对风俗法制不同的外国人称为化外人。明代则指归化的外国人。见《唐律疏议》第6卷和《明律集解附例》第1卷。 ☚ 波斯邸 蕃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