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
E.H.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第4个阶段,约为6~7岁到11~12岁。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因弗洛伊德认为伊底普斯情结的解决,使早年产生危机的性驱力与攻击性驱力暂时蛰伏下来,故在本阶段没有里比多的区位。埃里克森则认为儿童在本阶段继续投入精力和里比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改变自我过程。此阶段是有关自我生长的决定性阶段,儿童已意识到进入社会,在众多的同伴之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会落后于别人,故他们积蓄精力,勤奋学习,努力掌握工艺技能, 以求学业上成功。同时在追求成功的努力中又出现害怕失败的情绪。故构成此阶段的主要危机为勤奋感对自卑感。自卑感的产生又有许多根源,原因之一可能是前一阶段的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