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条件和安全性评定assessment of labour condition and security对操作人员在机器作业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环境条件和操作条件,以及农业机械本身所具备的防止人身和机器事故能力进行评定的过程。 劳动条件评定 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条件和操作条件包括:周围的微气候条件;含各种粉尘及各种有害物质的多少;振动、噪声、视野和照明;操作杆件与座席的相对位置;各操纵杆件所需的操纵力大小;机器的造型和装饰等。 周围的微气候条件主要指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其中以温度、湿度为重点。人体在沮度为40~45℃的环境中,暴露时间超过30秒就会有痛感,环境温度超过人体温度就会造成热量积聚。温度过低,对操作能力的发挥有不利的影响。可通过测定人体的颈、胸、足部的温度、湿度值来评定拖拉机微气候条件的优劣。 农业机械作业中,常常遇到含有粉尘的环境条件,不同的粉尘会给操作人员造成各种疾病。在室内,有些粉尘浓度过大时,还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中国卫生部门已对工作环境的粉尘容许含量做了规定,一般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粉尘量,要在2~10毫克以下。 在施肥、喷粉、喷雾等的作业中,还要测定操作人员工作环境中的有毒物质,超过规定的浓度时,会引起中毒,须采取防毒措施。农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烃),也是对人体的有害气体,发动机试验时,须进行废气测量分析,中、小型拖拉机要求废气中CO≤34克/千瓦小时,总烃量≤2.04克/千瓦小时,总烃量+NOx≤13.6克/千瓦小时。 机械的振动会引起人的肌肉、精神、脊柱的疲劳和胃下垂等疾病,是一个只能降低而很难消除的环境条件。农业机械的振动来源于负荷的变化,道路的不平,运转件的不平衡,发动机的爆燃等。这些振动一般通过机体、底板、座席、操纵手柄传到人体。振动频率与人体固有频率一致时,对人体危害最大,所以在机器设计时,要尽量避开人体各固有频率。人体纵向共振频率为4~6赫兹,前后方向为2赫兹。人体对左右方向的振动最敏感,应尽量降低。振动一般用加速度传感器及相应的放大器等装置进行测定,按有关国际标准进行评定(见拖拉机乘座舒适性)。 噪声是多个频率不同、声强不同的声音的无规律组合。从生理学观点来讲,凡使人感到烦燥、厌恶、不适的声音均称为噪声。噪声的评定采用声级计测定的噪声级来进行。农业机械噪声的测定,可分为动态环境噪声、静态环境噪声及操作手耳旁噪声三个指标。轮式拖拉机动态环境噪声测定时,拖拉机挂最高档,以最大油门驶进测区,测区长度20米,在中间10米处,离拖拉机纵轴线两侧7.5米处设两个测点,距地面1.2米处放置传声器进行测定。静态环境噪声测定时拖拉机挂空档,传声器安设在拖拉机两侧距拖拉机行走机构最外侧平面7米,距地面高1.2米处,测定时拖拉机发动机在调速器所限定的最高转速下进行。耳旁噪声测定时传声器安放在操作手头部感到噪声大的一侧,距头的对称中心平面250毫米的耳旁处,测定只在常使用的工作档和最高档次上或最接近7.5千米/小时的档次上进行。各种噪声测定时要求本底噪声(是被测噪声源不存在时,周围环境存在的噪声)值比测得的最大噪声值低10分贝以上。对噪声的评定,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 视野是操作手能够直接或间接观察到外界的范围。视野过小,驾驶员为了观察外界情况,需要反复离开座席来观察,容易引起疲劳,在高速作业中易造成事故。人的眼睛能直接观察到的外界范围,称为直接视野,通过反光镜等装置间接观察到的外界范围称为间接视野。直接视野是在画有1米见方网格的平地上,将一个300瓦点光源,安设在相当于操作手眼部位置上,测定光线通过控制室或驾驶室照射在地面上的面积。这一可见面积愈大愈好。拖拉机的视野好坏主要看前轮轮缘及后部悬挂装置是否在视野区内。对于在夜间也须进行作业的机械还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通常要求光源强度要达到能观察到10米以外机器的工作部件的机构为准。 农业机械所设的座席以及在其周围配置的各种操纵杆件、各种仪表等的相互位置,直接关系到操作的方便性,是重要的劳动条件之一,它的评价按工效学原理进行。各操纵杆件都有一定的工作行程和自由行程,自由行程过大灵敏度低,反应速度慢。自由行程过小,反应速度过快,无意中触碰,易引起事故。各操纵杆件的操纵力一般要求在人体所能发挥出的力的1/10~1/20,才不致引起疲劳。操纵力过小,易受振动等的干扰。各种仪表的位置、形状、颜色、刻度等都要具有方便、明显、不易读错的特点,各指示仪表所用的颜色要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例如红色表示“禁止”,黄色表示“注意”,绿色表示“允许”,蓝色表示“指示”等意义。 安全性评定 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保证操作人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致引起生理上的障碍、疾病等的性能(包括上述振动、噪声等劳动条件)。二是保护操作人员和在其周围环境中人员避免造成人身死亡和伤残的性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安全鉴定标准,并进行强制性检查。 翻车是危害性最大的事故。提高机器的稳定性,是防止翻车的主要措施。农业机械的横向、纵向稳定性,用横向、纵向倾翻角度的大小来表示,将机器安设在特制的平台上,逐渐增大平台的倾斜角度,当一侧的轮子开始离地的一瞬间,平台的倾斜角度即为静态倾翻角。这一角度值越大,机器愈不易翻车。但是,稳定性非常好的机器也很难完全杜绝翻车,因此为了在翻车时保护驾驶员,要安设经过鉴定的安全驾驶室或安全框架。按国际标准,对拖拉机的驾驶室和安全框架要进行强度试验。一种称为动态试验法,即使拖拉机固定好,将重量为2吨的摆锤,升起一定高度后冲击驾驶室,然后再在顶部以静载荷加压。按规定要经过后方冲击,后部压垮,前方冲击,侧方冲击,前部压垮五个步骤后,最后测定驾驶室的变形量。若变形后的驾驶室框架侵入规定的安全区域,则认定为不合格。另一种称为静态试验法,即将动态试验法中的冲击改为静载进行试验,其步骤和判定标准与动态试验法相同。 自走式农业机械和运输机组要进行制动试验,测定其制动性能。制动试验包括停车制动及冷、热态制动试验。停车制动试验,是将拖拉机处于制动器作用下,观察其是否能在规定的坡道上稳定停车。冷、热态制动试验,是指制动器处于“冷”、“热”态技术条件下,机器以最高速度行驶,测定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从踏下制动器踏板到机器完全停住之间)。要求拖拉机冷态制动距离S1≤0.1V0+V02/90(米),式中V0为制动前的初速度(千米/小时),且两轮拖印长之差不大于400毫米。要求热态制动距离S2≤1.25S1,挂车制动减速度a≥2.6米/秒2。 农业机械裸露的运转件,如风扇、飞轮、胶带、胶带轮、链轮、链条、齿轮、轴端等,要加护罩防护,高温部分也需加防护罩,护罩网眼的大小按有关规定选择。必须开放的运转工作部件,其相联接的部分要与操作手保持一定距离。如脱粒机喂入台长度要大于80厘米,喂入口遮板要大于臂长(40厘米)。这样,可以减少和防止人生事故的发生。 此外,各种安全标志,要求醒目、显明,在机器上的贴附位置要适当。并应配齐应急设施,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要配齐灭火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