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全称“中华民国宪法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中国台湾国民党当局“宪法性法规”。1948年4月1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十二次大会通过,同年5月10日中国国民党政府公布。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后,于1954年3月11日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第七次大会,议决“临时条款”继续有效。1960年3月、1966年2月、1966年3月、1972年3月先后作过4次修订。修订后的全文共11条。规定“总统”在动员戡乱时期,得经“行政院”会议决议,为紧急处分,不受“宪法”第39条或43条所规定程序的限制。前项紧急处分,“立法院”得依“宪法”第57条第二款规定的程序变更或废止。动员戡乱时期,“总统”“副总统”得连选连任,不受“宪法”第47条连任一次的限制;本宪政体制授权“总统”得设置动员戡乱机构,决定动员戡乱有关大政方针,并处理战地政务。“总统”为适应动员戡乱需要,得调整“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人事机构及其组织。动员戡乱时期,“总统”得依下列规定,订颁办法充实“中央”民意代表机构,不受“宪法”第26条、第64条及第91条的限制:(1)在自由地区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额,定期选举,其须由侨居国外国民选出的立法委员及监察委员,事实上不能办理选举者,得由“总统”订定办法遴选。(2)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须经全国人民选举产生,依法行使职权,其增选、补选者亦同。(3)增加名额选出的“中央”民意代表,与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增加名额选出的“国民大会”代表,每6年改选,立法委员每3年改选,监察委员每6年改选。动员戡乱时期,“国民大会”得制定办法,创制“中央”法律原则与复决“中央”法律,不受“宪法”第27条第2项的限制。在戡乱时期,“总统”对于创制案或复决案认为有必要时,得召集“国民大会”临时会讨论。“国民大会”于闭会期间,设置研究机构,研讨宪政有关问题。动员戡乱时期的终止,由“总统”宣告。临时条款的修订或废止,由“国民大会”决定。1991年5月国民党当局决定终止动员戡乱时期,该临时条款随之废止。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国民党政府制定的赋予“总统”蒋介石有不受伪宪法限制的“紧急处分权”的法律1948年5月10日公布。1947年,为挽救岌岌可危的国民党政权,蒋介石于6月30日提出要“全国总动员”来“戡平”中国共产党的所谓“叛乱”,并于同年7月18日公布了《动员戡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宣称全国进入“动员戡乱时期”。1948年3月,国民党召开所谓“行宪国大”,并于4月18日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该条款规定在所谓动员戡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遇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经行政院会议决议,“总统”可以不受“宪法”限制而作出所谓“紧急处分”,即赋予蒋介石名正言顺地拥有为所欲为的权力。该条款被国民党视为“战时宪法”。国民党统治集团逃到台湾后,继续实行所谓“动员戡乱”体制,“临时条款”继续施行并几次修订,使“总统”权力更大。直到1991年4月30日才宣布自同年5月1日起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同时废除该条款。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简称“临时条款”。国民党立法机构为实行军事戒严体制而制定的“法律”条文,1948年4月18日国民党政府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第十二次大会通过。后经修正,又于1950年3月11日在台湾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第六次大会通过。1966年3月19日再次修正通过施行。此临时条款共10条,主要内容是:规定在“动员勘乱时期”,“总统”“得连选连任”,不受国民党宪法关于“连任一次之限制”。规定“总统”有紧急处分权,可“不受宪法……所规定程序之限制”。“总统”有权“设置动员勘乱机构”,“决定动员勘乱有关大政方针”,以及“处理战地服务和有权调整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及人事机构”等。临时条款进一步扩大了“总统”的权力,被国民党称之为宪法的“一种修正和补充,其效力和宪法相等,甚至冻结了宪法的部分规定。”据此,蒋介石得以连任五任“总统”。该“临时条款”一直沿用至今。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1948年4月18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中的第十三次大会通过,同年5月10日公布实施。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继续沿用此法。全文共11条。其主要内容是:给予“总统”凌驾“宪法与法律”之上的特权。该条款具体规定有“总统”在紧急时期有不受宪法限制、直接处理各种事变的权力。该条例自1950年首次修改后,陆续又经过三次修改,至1970年再次公布实施。1992年5月,国民党当局以 “宪法增修条文”的方式,废除了实施长达45年之久 “临时条款”。 ☚ 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会议 刑事诉讼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