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加班加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加班加点jiā bān jiā diǎn〈动〉指在规定以外增加工作时间。《人民日报》1965年6月21日:“在很个别的时候,为了突击完成某项紧急任务,适当的加班加点是一个办法,但是,这只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措施,不能作为完成任务的经常办法。”《海峡》1991年第1期:“我们厂任务重,常常得加班加点,没精力照顾孩子。” 上班 上班在规定时间内上下班:坐班 另见:值班 开始 工作 ☚ 上班 值班 ☛ 加班加点职工按照企业行政指令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从事生产或工作,谓之加班。职工按照企业行政指令在正常工作日以外继续从事生产或工作,谓之加点。加功加点是延长工作日的转化形式。为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匡家严格限制加班加点。 加班加点职工根据行政的命令和要求,在法定节日公休假日进行工作叫做加班。超过标准工作日以外进行工作的时间叫做加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通过劳动立法严格限制企业加班加点。根据1982年4月《国务院关于严格制止滥发加班加点工资的通知》,只有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时候,才能组织职工加班加点: (1) 在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必须连续生产、运输或者营业的;(2) 必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3) 由于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等临时发生故障,必须进行抢修的;(4) 由于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灾害,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要进行抢救的; (5) 为了完成国防紧急生产任务,或者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的。我国劳动法对加班加点还规定了限制措施。企业组织职工加班加点,应当事先提出理由,计算工作量和职工人数,在征得同级工会同意后办理审批手续; 个别特殊情况,事先确实难以预料的,应当在事后补办审批手续。在法定节日,公休假日中加班,原则上要求安排补假,不发加班工资,确实不能补休的,发加班工资,但严格限制。 加班加点指企业职工在制度工作时间以外,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由于生产或工作的需要,经批准必须在法定节日或公休日出勤工作的称为加班; 在规定的标准制度工作日外,延长工作时间不满一班的,称为加点。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实行劳逸结合及有利于生产和管理,国家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企业才能组织职工加班加点: (1)在法定节假日不能间断生产、运输和营业的; (2)必须利用法定节假日进行设备检修保养的; (3) 由于生产设备、公共设施等临时发生故障,必须抢修的;(4) 由于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灾害,使群众安全或国家财产受到威胁而需要进行抢救的; (5)为了完成紧急的国防任务或限期完成的战备任务,或供销企业在旺季为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及其他紧急任务等。 加班加点overtime 加班加点jiā bān jiā diǎn形容利用业余时间,放弃个人休息,把工作干完。put in extra hours, work extra shifts or hours, be on overtime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