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意识形态的管理
关于意识形态管理,邓小平通过多篇文章和谈话表现出来,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有力地开展意识形态斗争。这是因为,在两种根本相异的社会制度并存的国际大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斗争的交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不去占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会去占据。这一斗争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与国际反动势力 “和平演变” 阴谋开展斗争。邓小平告诫人们:“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4页)以使社会主义各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对此,我们就不能无动于衷,而应该警惕起来并采取措施抵制这股浊流。二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指出: “自由化本身就是资产阶级的,没有什么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自由化,自由化本身就是对我们现行政策、现行制度的对抗,或者叫反对,或者叫修改。”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2页)自由化的危害在于: “如果中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那么肯定会有动乱,使我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我们制定的方针、政策、路线、三个阶段发展战略的目标统统告吹。”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4页)所以,邓小平强调指出: 搞自由化就是要把我们引导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23页)三是必须抵制和肃清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残余思想。邓小平指出:“我国经历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有时也同资本主义思想、殖民地奴化思想互相渗透结合在一起。” 因此,“必须把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工作,同对于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思想和其他腐化思想的批判结合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6、338页)
(2) 对艺术实践、道德行为、政治行为、法律行为等进行调节管理。邓小平一再要求确保艺术实践 “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10页)要维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3) 确保大众传媒等社会意识载体正确运行。邓小平强调: 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不仅要抓好大众传播媒介数量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保证他们的质量,使之确实为代表无产资阶的利益而正确的运行。报刊、广播、电视等都做到 “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以此来加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抵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及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残余思想的散播和泛滥。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大众媒介的清理整顿,对那些“非法刊物”、“秘密刊物” 之类严加查处。
(4) 抓好国民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观念教育。邓小平认为,意识形态管理工作不能忽略其教育职能,一方面 “要继续批判和反对封建主义在党内思想政治方面的种种残余影响……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用反面教材教育人民; 另一方面则要用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正面教育人民 “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7页)
(5) 要解放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使改革开放的步子更快一些。邓小平指出:“要发展生产力,就是实行改革和开放的政策。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过去二十多年的封闭状况必须改变。” “当然,在改革中也有不同意见,但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改革到什么程度,如何改革,如何开放。” 所以,“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走得更快一些。”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那么,如何解放思想? 邓小平认为:
❶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❷ “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❸我们中国常说一句话,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中国只能搞中国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