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副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副将【同义】总目录 副将协台 副将;主将○副将fù jiàng(名)辅助的将领:他是一员~|升任~|手下~。 ●主将zhǔ jiàng(名)主要的将领:军中~|敌方~。 各种将官 各种将官辅助的将官:副将 偏将 裨将 偏裨 将佐 戎副 军副 军校 军倅 ☚ 将官 好将官 ☛ 副将明代军队官职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守仁更改兵制,规定二十五人为伍,二伍为队,四队为哨,二哨为营,三营为阵,二阵为军,军之长官为副将。临事委任,不命于朝。清改明之副总兵为副将,仅次于总兵,为从二品。副将中,有为地方将领中最高将帅之直属军官;有为统辖协之长官,称协台、协镇。总督总理营务的副将称督标中军副将;为驻防将军总理营务的副将称军标中军副将;为河道、河运总督总理营务的副将称河标、漕标中军副将。俱简称中军。 副将 副将官名。主将之副,其位在主将下,众将上。《明史·兵志》: “五军营大将1员,统军10000,总主3营副参、游击、佐击及坐营等官。副将2员,各统军7000。” ☚ 副贰 副使 ☛ 副将官名。南宋时武职,位在正将之下。清代次于总兵,总揽一协军务,亦称协镇。又漕运总督下亦设副将,掌理催护粮艘等事。 副将古代军队官职之一。北魏时有四镇副将,北齐有镇副将,隋有军府副将,唐有十二军副将军。南宋在统制、统领官之下设正将、副将、准备将。乾道六年(1170年)前,准备将任满2年可晋升副将,副将任满2年可晋升正将。明代三大营设副将。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守仁更改兵制,规定25人为伍,2伍为队,4队为哨,2哨为营,3营为阵,2阵为军,军之长官为副将。临事委任,不命于朝。清改明之副总兵为副将,仅次于总兵,为从二品官。副将中,有为地方将领中最高将帅之直属军官;有为统辖协之长官,称协台、协镇。总督总理营务的副将称督标中军副将;为驻防将军总理营务的副将称军标中军副将;为河道、河运总督总理营务的副将称河标、漕标中军副将。俱简称中军。 副将官名。领兵将领之佐贰官。北魏时有副将万古真。 副将南宋武职设副将,位在统制、统领、正将下。清代的副将隶属于总兵,统理一协(旅)军务,又称为协镇。又漕运总督下亦设副将,掌理催护粮艘等事。清光绪年间创设北洋海军,亦设副将等官。 副将武官名。(1)宋置,是北宋实行将兵法时将一级编制统兵官的副职,也是南宋时期屯驻大军下将一级编制中统兵官的副职。参见“将兵法”。(2)金置,为诸边将之一,秩正八品,部将一人佐之,秩正九品,轮番巡守边境。(3)明代后期五军、神枢、神机三大营各有左右副将,分别统领战兵兵营。(4)清置,秩从二品,分属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为将军、总督、提督统领军务的,分别称为军标中军、督标中军、提标中军;为河道总督稽核工汛的,称为河标中军;为漕运总督督率官弃催护漕船的,称为漕标中军;为督、抚、提、镇分守险要的,称为协标。此外,步军统领所属有副将一人,管辖巡捕五营中的中营。 副将武官名。枢密院所属将一级编制副长官,位于正将之下、准备将之上。《通考·职官》13《统制》:“统领、副统领等其下,乃有正将、副将。” 简称准备将。《通考·职官》13《统制》:“正将、副将、准备将。”《要录》卷53,绍兴二年四月己丑:“赵琦为枢密院准备将领。” 副将军职名。南宋绍兴五年十二月一日,神武中军归隶殿前司后,三衙始有副将之设,为将一级编制的长官。“今以一军论之,自主帅而下,曰统制、曰统领、曰正将、曰副将、曰准备将”(《宋会要·职官》32之11、16)。 副将军职名。为诸路将之副贰,握虎符。由武臣内殿崇班(后改修武郎正八品)等大使臣以上、曾经战阵、并任亲民官之武臣差充。每将置副将一人。东南十三将如所统兵不过三千,只置单将,不置副将(《玉海》卷139《熙宁将兵》、《乾道临安志》卷2《军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