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剑溪说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剑溪说诗 剑溪说诗诗话著作。清乔亿撰。乔亿(1702—1788),字慕韩,号剑溪,江苏宝应人。少即有诗名,应科举不第,遂专肆力于诗,与沈德潜、查慎行等交游甚密。沈德潜对此书颇为嘉许,不仅为之作序,又作四言诗三章,以纪其事,将乔亿与钟嵘、司空图、严羽并举。《剑溪说诗》共二编。《正编》又分上、下卷,广泛议论诗体的渊源流变、作诗的具体法则、前人诗评的得失、历代诗人诗作的优劣等;《又编》则专评唐诗。作者受沈德潜影响,多从格调说的立场出发,如论诗“求合乎风人之旨”,肯定白居易的“讽谕诗有关世道,当别具只眼观之”,赞赏李梦阳、何景明“大有功于诗教”。又好辨诗之气象、音调、品格:“汉、魏、六朝诗,勿论寄兴如何,气象固自不同”;“六朝诗音无不善,唐音有善有不善,宋以下率皆有声无音,若元诗之音,又近词曲矣”。又好评一代诗人之大家、名家。于李、杜无分优劣,但更重杜诗格调。李、杜以下,复推重王、韦,但标准与神韵论者不同,许王维之“诸体兼长,气象宏远”,许韦应物之“志切忧勤”、“诗中有人”,仍大致从其格调立场出发。有《清诗话续编》本。 ☚ 榕城诗话 杜诗义法 ☛ 剑溪说诗 剑溪说诗诗话著作。清代乔億撰。本书分上下二卷,上卷评作家,下卷论创作,另有《又编》一卷,杂论各种诗作。剑溪说诗,强调“风人之旨”,说:“学诗根本六经,指义四始,放浪于庄骚,错综于左史,岂易言哉!”强调诗“每成一篇,先看气象如何”,“诗必有为而作”,“诗学根于性情”,“性情,诗之体;音节,诗之用。”强调作诗要“着意全篇,勿贪好句”,强调诗要“真”,说:“诗勿遽论高下,且辨是非。诗不在深,在真。”沈德潜《剑溪说诗·序》对此书评价较高。书中论及辞赋者共11条,上卷9条,评论屈赋及汉人的拟骚之作,“又编”2条,评论汉以后的骚赋,如说:“汉之骚皆赋也,惟淮南小山《招隐士》,节短而音长,迥出常格,乃真骚也。武帝之《瓠子》、《秋风》,并是歌词,虽古调,终逊其峭劲。”“唐代深于骚者,自青莲、昌黎、柳州、贞曜、昌谷而外,盖亦寥寥。后来坡、谷虽甚爱其文词,只供为文驱使,于骚人之旨,未见有合焉者,而音韵尤乖。甚矣骚之难也。”这些对研究屈骚及其流变有参考价值。《剑溪说诗》有《清诗话续编本》。(叶幼明)【美刺】 语出谢灵运传《山居赋》:“家传以申世模,篇章以陈美刺。”美,指褒善;刺,指讽恶。此为汉儒《诗》学批评之两端,并将此移植于赋学批评中,成为赋家之创作态度和批评标准。 ☚ 律赋与诗骚不相比附 送孟东野序 ☛ 剑溪说诗 剑溪说诗清·乔亿撰。三卷。亿,字慕韩,号剑溪。宝应 (今属江苏) 人。生卒不详。全书分为上、下卷和又编。上、下卷成于乾隆十六年前,又编续于此后。书中多征引前人及时人论诗文之言,尔后加以评语。论诗强调“真”,主张“诗不在深、在真”,“事事宜归真反璞”,既要意真、情真、趣真,又要景真、物真、境真。指出“即景抒情,景或不真,情焉得实?”提倡“诗必有为而作”,批评王士禛某些作品矫情做作,不够真实。 ☚ 茧斋诗谈 语">说诗 ![]() 剑溪说诗诗论。清人乔亿撰。二卷。亿字剑溪,江苏宝应人。生平未详。约生活于乾隆间,与沈德潜反善。此编首冠沈氏乾隆十六年(1751)序,成书当在此前不久。书中杂论诗体、流变及评论历代诗人、诗作。“分古今,叙源流,别正闰,而一归于性情之和平”(序)。论诗推崇李、杜,谓白居易“诗善道人心中事,流易处近人”,“讽喻诗有关世道,当别具只眼观之”。谓白居易长诗“格制不高,局于浅近”,又“读而多厌”,力主“诗学根于性情”,“性情,诗之体;音节,诗之用”。书后有《剑溪说诗又编》一卷,成书于沈序之后,某些论断较前更臻成熟。有《续诗话续编》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