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前4世纪~前3世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前4世纪~前3世纪

《墨子·墨经》记有:几何点的“原子”定义;等长的直线概念;平行的概念;矩形或正方形的概念;圆的概念;体积的概念;空间的概念;有界空间的定义;二维空间的概念;平面的概念;积累的概念等。并对点、线、面、体等的关系给予了说明。
《墨子·墨经》中时间概念称“久”,空间称“宇”;提出了“有穷”与“无穷”、“有久”与“无久”的概念,并已懂得在考察物体运动时,必须区分有时间间隔的(“有久”)和无时间间隔的(“无久”)两种不同的时间概念;还提出了“初始时刻”的概念,并定义为:正当过程发生的时刻(“当时也”),指出它可以看做是无时间间隔的时间(“始当无久”)。
《墨子·墨经》对机械运动有了正确定义:“动,或从也”,将机械运动分为平动和转动,而且进一步将滚动看成是平动和转动的合成。同时对运动和时空的不可分割性已有认识。“宇,或徙,说在长宇久”;“长,宇徙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并以人走长路来阐述运动和时空的关系,人行经一定距离,必定要用一定时间,已隐含有速率的概念。
《墨子·墨经》考察了人体在周围环境中的作用,看到人们通过肌肉的动作(如举、持、掷、踢、蹬等),可以使别的物体发生位置移动,从而总结出肌肉力的正确定义:“力,刑之所以奋也”。并指出“力,重之谓。下、与,重奋也”。表明已初步认识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墨家对重量的力进行了深入观察,指出“凡重,上弗挈,下弗收;旁弗动,则直下”,认为自由落体的轨迹必竖直向下,把力和重联系了起来,把重看成是一种力。
《墨子·墨经》提出了“本”、“标”、“权”、“重”的概念,并对杠杆平衡进行说明和解释,懂得了利用杠杆能够以小力发大力的省力效应。
《墨子·墨经》载:“倚者不可正,说在梯。”并举例说明“倚者不可正”有四类情况:1.“倍”之倚,可指尖劈(简单机械);2.“拒”,指筑坝挡水的斜坡面;3.“坚”,指向斜面上牵引物体使之前进;4.“射”,指张弓射物,身必偏斜。这表明已经懂得了斜面省力的原理。
墨家提出了实现视觉的3个条件:1.视觉功能(“明”);2.视觉对象(“物”);3.光(“火”)。并正确指出人依目见物(“以目见”),而眼睛又依靠光用物(“而目以火见”)。
后期墨家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并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墨子·墨经》载:“景到(倒),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敝(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敝(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㢓内也。 ”
后期墨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讨论了物体的投影,并给影子下了一个正确的定义。《墨子·墨经》:“景二,说在重”;“景:二光,夹:一光,一光堵,景也。”
《墨子·墨经》讨论了杠影的长短粗细随同木杆与光源和地面相对位置而改变的情况。“景之大小,说在柂(斜)正;远近。”“景:木柂,景短长;木正,景长小。光小于木,则景大于木;非独小也,远近。”
《墨子·墨经》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论述运动物体的投影问题。“景不徙,说在改为”;“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认识到了运动着的物体在某一特定瞬间的影子是不动的。
后期墨家对于光在平面镜上反射成像的现象专门做了实验,论述了平面镜成像及其重复反射原理。把物体析为物点 (“鉴之糗”),把像析成像点(“象之糗”),是为一重要的理论创造。
后期墨家用一块平面镜子把日光反射到人身上,使人体的影子处于太阳和人体之间,用以演示光的反射特性。《墨子·墨经》:“景迎日,说在搏”;“景: 日之光反烛人,则景在日与人之间。”
后期墨家对凹面成像作了深入研究,在实验中分别就物体放在球心以内和球心以外两种情况来照镜子(“分鉴”),已经知道物体及其像在球心处重合。对于凸面成像也进行过实验。
后期墨家对水平物体的浮沉现象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墨子·墨经》:“荆之大,其沈浅也,说在具。”“荆:沈、荆之具也。则沈浅非荆浅也,若易五之一。”这表明已经懂得物体沉入水平的部分(即排开的液体)与物体的关系。
《墨子·墨经》中提出物质变化的“五行无常胜”的观点。
《计倪子》载:“黑铅之错(——据李约瑟考证,“错”应为“醋”字)化为黄丹,丹再化之为水粉(铅白)”,是为中国最早制造铅白的记载。
扁鹊《难经》首作人体解剖、人体生理、病理、疗法等记载,并提及气血循环理论。


工程技术

战国时期冶铁业开始在广大地区普遍建立,生产规模扩大,成为手工业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后期墨家发明了斜面,在斜面上向上牵动重物,并根据斜面角度的变化可使所需要的力量变更大小。《墨子·墨经》载: “不正,所挈之止于拖也。”
后期墨家发明了平衡器不等臂秤、桔槔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