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32年~前7年《新论》载:“伏牺(伏羲)之制杵臼,万民以济。及后人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杵舂。又复设机关,用驴骡牛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已发明水碓(或杵臼、水舂)以及水碓上所用的凸轮,并且广泛应用到了生产中。
前32年~前7年《氾胜之书》成。 把农作物栽培过程当做一个有机整体。阐述了“趋时”(及时耕作)、“积土”(改良土壤)、“务粪”(施肥)、“保泽”(保墒)、“早锄”(及时中耕除草)、“早获”(及时收获)六个农业生产环节的基本原则;记述了耕作的方法和许多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其中关于区田法、溲种法(在种子外粘一层粪壳作种肥)、穗选法、嫁接法、调节稻田水温法以及复种、轮作、间作和混作的总结和记载在中国农学史上都是最早的;书中还特别注意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 农民在旱作区开荒和抗旱而总结出来的一种高产栽培方法——“区种法”始用。其基本原理是“深挖作区”,密植、集中而有效地利用水和肥料,加强管理,即在小面积土地上,保证充分供给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生长条件,使农作物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以取得单位面积的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