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岐视西方经济学用语,银行在贷款或投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不同借款人按不同利率取息的行为。通常以不同的折扣、回扣或不同的贷款 (投资)条件等方式表示利率差别。利率歧视并非因贷款成本不同而产生,而是一种有意识的偏倾行为。当同类贷款在同时发放而且成本的差别小于利率差别时,其利率差别就构成了利率歧视。利率歧视的经济意义在于: ❶中央银行通过利率歧视,可以控制货币、信贷投放总量及投向,特别是不同业务性质的金融机构对货币资金的占有,从而实现调整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意图。 ❷商业银行可通过利率歧视加强资金的安全性管理,并通过利率歧视政策影响公司和企业,使之依附于银行,从而以更有利于银行的方式分享企业利润。但这种歧视利润的取得,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该银行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量,二是具有起码的垄断优势,三是能够成功地分离资金吸纳市场和投放市场。 ❸利率歧视会使借款者在不公平的利率水平下开展不公平的竞争,容易扭曲企业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