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删削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删削shānxuē指修改文章。该词与修改文章结缘,与古时在竹简木牍上写字有关。 删削shānxuē【释义】 删削杨树达 《汉文文言修辞学》术语。 指删改削减文章中重复多余的词句, 使之更为简洁。 分删字和删句两种。 补充、增补;裁汰、漏略、删减、删节、删略、删汰、删削、淘汰○补充bǔ chōng(动)在主要事物之外增加一些:~说明 |~教材|~内容。 ○增补zēng bǔ(动)加上所缺的或漏掉的(人员、内容等);增添补充:~本|人员最近略有~|这句话是后来~上去的。 ●裁汰cái tài(动)〈书〉裁减(多余的不合用的人员):~冗员 |臃肿的机构经~,精干多了。 ●漏略lòu lüè(动)遗漏疏忽:语焉不详者,往往有所~|~二百余处。 ●删减shān jiǎn(动)删略削减:~作品中多余的部分|偶有繁琐处,酌量~。 ●删节shān jié(动)删去文字中可有可无或次要的部分:~本|文章太长,发表时要~一下|被~的部分其实倒是精华。 ●删略shān lüè(动)删节省略:虽已做了~,仍嫌拖沓|~其中可有可无的文字。 ●删汰shān tài(动)删削淘汰:原文过繁处,尽加~|凿空之言,宜~。 ●删削shān xuē(动)删改削减(文字):有些伪作,校者未能~|将一切旁枝末节~而尽|写作要注意简洁,多加~。 ●淘汰táo tài(动)去坏的,留好的;去掉不适的,留下合适的:~老产品|在第一轮比赛中,他被~出局。 删除 删除删(删去;删刈;删掠;删掉;删削;删夷;删割;删裁;删弃;删薙;删落;~繁就简) 削(削除;削剔;锄削) 刊(刊除;刊削;刊剥;刊剟;刊约;刊落) 剟(剟削) 芟(芟除;芟削;芟剪;芟翦;芟薙) 翦(翦截) 黜除 蠲去 剪截 另见:改正2 修改 除去 多余 字句 ☚ 删除 涂掉 ☛ 删削 删削削,即删。因古时文字写于竹简之上,删改时须用力刮去竹简上的字,故删改叫“削”。类同“笔削”。指删改或削减文章中某些字词或句子,以使文章更精炼、表意更明晰。按杨树达《中国修辞学》,分“删字”和“删句”两类。前者,如《汉书·张苍传》有“年老,口中无齿”,唐代刘知几《史通·叙事篇》认为此句有烦字,其中“三字妄加”,可删去“年”及“口中”三字,成“老,无齿”。删削后比原文简洁,而且并不影响原意的表达。删句,如《孔子家语》(原书27卷,《汉书·艺文志》曾著录,早佚。今本10卷,乃三国魏王肃辑录和伪作)有“鲁公索氏将祭而忘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不及二年矣。’一年而亡,门人问曰:‘昔公索氏亡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果如期而亡。夫子何以知然?’”这段话中,门人问话没有必要将刚叙述过的事又重复一遍,所以唐代刘知几《史通·点烦篇》说“宜除二十四字”(即“昔公索氏亡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果如期而亡”)。若得删这二十四字,原文则更加精炼,而且因前后文的连贯理解,对门人的问话也不会产生岐义。删削,在古人看来非常重要,所谓“文贵简”、“意则期多,言唯求少”,“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贵从心,巧言由来当禁”,皆是主张简朴文风的肯綮之言,但是删削太多,一味求简,犹如枝叶削尽,简则简矣,文无灵动活泼之神情,也不可取。 ☚ 别白 改窜 ☛ 删削shān xuē删除。《本草纲目·序例》:“其意义与旧文相参者,则从删削,以避重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