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心原性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偶尔可因开放性心脏手术引起,特别如心瓣膜装置(主要是主动脉瓣,但二尖瓣亦可),用特氟隆(Tefron)制成的移植物修补心房间隔原发孔的修补手术。这种溶血性贫血称为创伤性心源性溶血性贫血。因瓣膜装置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人工瓣膜的功能几乎必定已发生障碍。在人工瓣膜或特氟隆移植片的附近,激荡的血流引起红细胞直接损伤可以造成溶血。溶血轻者不一定发生贫血。这种病例的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清胆红素常轻度增高,血浆结合珠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增高,表示溶血增多,对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溶血严重者常发生严重贫血并有血管内溶血的表现,尿中有含铁血黄素常为突出表现之一,血片中可见到多少不一的破碎细胞如盔形细胞、三角形细胞及小型球形细胞。由于尿中铁的丧失,有时可引起缺铁,或缺铁性贫血。对这种病人,铁剂治疗可使贫血有所减轻。对骨髓功能部分代偿的轻度溶血性贫血患者只需限制体力活动,补足铁剂及叶酸即可。如果严重的溶血和贫血持续存在,常需重新施行外科手术,这样既纠正了不正常的心功能,也纠正了溶血性贫血。
未经手术的严重的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也可引起轻度的溶血性贫血,但大多不需特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