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庵| 刘雪庵先生追悼会在京举行 | | 人民日报1985年5月10日 | 刘雪庵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记作曲家刘雪庵 | 匡惠 廖辅叔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2期 文化史料丛刊第7辑第151页 |
刘雪庵| 访著名作曲家刘雪庵 | 沙 青 | 北京晚报1980年7月27日 |
《何日君再来》及其作者 刘雪庵与《长城谣》 刘雪庵与音乐期刊《战歌》 “何日君再来”作者刘雪庵 音乐家刘雪庵 纪念刘雪庵先生 作曲家刘雪庵冤案真相——《我的四川朋友》续 篇 | 众 楫 潘孑农 刘晓五 姜成涛 闻之敬 陈元杰 潘子农 | 艺谭1980年3期 音乐艺术1986年2期 抗战文艺研究1986年4期 *传记文学1987年51卷1期 音乐探索1989年2期 人民音乐1989年6期 龙门阵1990年6期 | | 震撼山城功在抗战的作曲家刘雪庵先生 | 杨鸿义 | *传记文学1998年72卷1期 |
刘雪庵1905~1985音乐教育家。谱名廷代,又名雪盦,笔名晏如、晏青、苏崖等。铜梁人。1926年入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钢琴、作曲。1930年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作曲,师从黄自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创办 《战歌》,任主编。历任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教官、国立音乐学院副教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教授。代表作有歌曲 《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 《离家》 及之三《上前线》、《中华儿女》,为军队创作的 《海军军歌》、《空军军歌》,为历史剧 《屈原》 谱写的全部插曲等,被誉为抗战时期多产的作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在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校任系主任、教授。 刘雪庵 刘雪庵1905—1985Liuxuean笔名有晏如、晏青、苏崖,作曲家。四川铜梁人。早年在成都美术专科学校学过钢琴、小提琴,并学唱昆曲和作曲。1930年在上海国立音专跟箫友梅、黄自等学作曲。1936年毕业于该校。抗战开始,他立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曾在苏州社教学院、苏南文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任作曲系教授。学生时期写有歌曲《飘零的雪花》、《采莲谣》等。30年代写了钢琴曲《中国组曲》。抗战前创作过《早行乐》、《何日君再来》等歌曲。“七七”事变后也写过《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红豆词》等歌曲。建国后还根据古曲《平沙落雁》改编了钢琴曲《飞雁》。并撰有《音乐与个人》、《音乐中的民族形式问题》等文章。 ☚ 冼星海 吕骥 ☛ 00008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