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过1154—1206

南宋词人、诗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主张北伐抗金,曾向南宋统治集团提出恢复中原的方略,但未被采用。后放浪江湖,与爱国词人辛弃疾有过密切交往。其词表现了报国杀敌的雄心壮志,风格豪放,也有些作品写得纤秀婉转。也工诗。著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1154—1206)

宋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字改之,号龙洲、龙洲道人。以赘婿居昆山。淳熙(1174—1189)中以秀才调荆门教授,屡陈恢复中原方略。绍熙五年(1194 年)以布衣伏阙上书请光宗探望孝宗,声重一时,勒令离京。嘉泰三年(1203 年)与辛弃疾订为莫逆交。开禧二年(1206 年)归昆山。嗜酒任侠,写平生忠义豪气,誉称诗侠。与刘克庄、刘辰翁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庐陵二刘。著有《龙洲集》《龙洲道人集》《龙洲词》《怀贤录》等。葬于马鞍山东斋西岗。祀为吴郡名贤。

1

(词)宋·刘过

说襄阳、旧事重省。

记铜驼巷陌、醉还醒。

笑莺花别后,刘郎憔悴萍梗。

倦客天涯,还买个、西风轻艇。

便欲访、骑马山翁,问岘首、那时风景。

楚王城里,知几度经过,摩挲故宫柳瘿。

漫吊景。

冷烟衰草凄迷,伤心兴废,赖有阳春古郢。

乾坤谁望,六百里路中原,空老尽英雄,肠断剑锋冷。


1

(词)宋·刘过

问紫岩去后汉公卿,不知几貂蝉。

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

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

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

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

望中原驰驱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1

(词)宋·刘过

情高意真。眉长鬓青。

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翠绡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1

(词)宋·刘过

谁斫碧琅玕,影撼半庭风月。

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

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

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


1

(词)宋·刘过

晚入纱窗静。

戏弄菱花镜。

翠袖轻匀,玉纤弹去,小妆红粉。

画行人、愁外两青山,与尊前离恨。

宿酒醺难醒。

笑记香肩并。

暖借莲腮,碧云微透,晕眉斜印。

最多情、生怕外人猜,拭香津微揾。


1

(词)宋·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细屈指、知心几人(一作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足,月逐舟行。


2

(词)宋·刘过

彩笔恹恹慵赋咏。

斗草闲来寻小径。

西园春事只供愁,当好景。

成孤另。

春又那知人欲病。

洗尽残妆临晚镜。

淡玉一团浆水莹。

强持檀板近芳樽,云遏定。

君须听。

低唱月来花弄影。

(词)宋·刘过

别酒醺醺容易醉。

回过头来三十里。

马儿只管去如飞,牵一会。

坐一会。

断送杀人山共水。

是则青衫终可喜。

不道恩情拚得未。

雪迷村店酒旗斜,去则是。

住则是。

烦恼自家烦恼你。


2

(词)宋·刘过

庆流阅古无穷,相门又见生名世。

致君事业,全如忠献,经天纬地。

十二年间,挺身为国,勋庸知几。

便书之竹帛,铭之彝鼎,勤劳意、竟谁记。

一自平章庶政,觉人心、顿然兴起。

朝廷既正,乾坤交泰,华夷欢喜。

行定中原,锦衣归相,分茅□□。

看貂蝉绿鬓,中书上考,过三千岁。

(词)宋·刘过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

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

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

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

傍寒溪、欲寻安道。

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

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

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2

(词)宋·刘过

海棠风韵玉梅春。

小腰身。

晓妆新。

长是花时,犹系茜罗裙。

一撮精神娇欲滴,说不似,画难真。

楼前江柳又江云。

隔音尘。

泪沾巾。

一点征帆,烟浪渺无津。

万斛相思红豆子,凭寄与个中人。

(词)宋·刘过

淡香幽艳露华浓。

晚妆慵。

略匀红。

春困恹恹,常爱鬓云松。

早是自来莲步小,新样子,为谁弓。

画堂西畔曲栏东。

醉醒中。

苦匆匆。

卷上珠帘,依旧半床空。

香灺满炉人未寝,花弄月,竹摇风。


2

(词)宋·刘过

忔憎憎地。

一捻儿年纪。

待道瘦来肥不是。

宜著淡黄衫子。

唇边一点樱多。

见人频敛双蛾。

我自金陵怀古,唱时休唱西河。

(词)宋·刘过

新来塞北。

传到真消息。

赤地居民无一粒。

更五单于争立。

维师尚父鹰扬。

熊罴百万堂堂。

看取黄金假钺,归来异姓真王。


2

(词)宋·刘过

笑天涯,还倦客。

欲起病无力。

风雨春归,一日近一日。

看人结束征衫,前呵骑马,腰剑上、陇西平贼。

鬓粉白。

只可归去家山,无田种瓜得。

空抱遗书,憔悴小楼侧。

杜鹃不管人愁,月明枝上,直啼到、枕边相觅。

(词)宋·刘过

窄轻衫,联宝辔,花里控金勒。

有底风光,都在画阑侧。

日迟春暖融融,杏红深处,为花醉,一鞭春色。

对娇质。

为我歌捧瑶觞,欢声动阡陌。

何似多情,飞上鬓云碧。

晚来约住青骢,踏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


2

(词)宋·刘过

归不去。船泊早春梅渚。

试听玉人歌白苎。行云无觅处。

剪烛写诗无语。漠漠寒生窗户。

明日短篷眠夜雨。宝钗留半股。

(词)宋·刘过

秋兴恶。愁怯罗衾风弱。

雨线垂垂晴又落。轻烟笼翠箔。

休道旅怀萧索。生怕香浓灰薄。

桂子莫教孤酒约。诗情浑落魄。


2

(词)宋·刘过

翠眉重扫。

后房深、自唤小蛮娇小。

绣带罗垂,报浓妆才了。

堂虚夜悄。

但依约、鼓箫声闹。

一曲梅花,尊前舞彻,梨园新调。

高阳醉、玉山未倒。

看鞋飞凤翼,钗褪微袅。

秋满东湖,更西风凉早。

桃源路杳。

记流水、泛舟曾到。

桂子香浓,梧桐影转,月寒天晓。

(词)宋·刘过

水殿风凉,赐环归、正是梦熊华旦。

叠雪罗轻,称云章题扇。

西清侍宴。

望黄伞、日华笼辇。

金券三王,玉堂四世,帝恩偏眷。

临安记、龙飞凤舞,信神明有后,竹梧阴满。

笑折花看,橐荷香红润。

功名岁晚。

带河与、砺山长远。

麟脯杯行,狨鞯坐稳,内家宣劝。


3

(词)宋·刘过

春事能几许,密叶著青梅。

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

不惜春衣典尽,只怕春光归去,片片点苍苔。

能得几时好,追赏莫徘徊。

雨飘红,风换翠,苦相催。

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

坐则高谈风月,醉则恣眠芳草,醒后亦佳哉。

湖上新亭好,何事不曾来。

(词)宋·刘过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

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鸮鸾。

(词)宋·刘过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

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3

(词)宋·刘过

解缆蓼花湾。

好风吹去帆。

二十年、重过新滩。

洛浦凌波人去后,空梦绕、翠屏间。

飞雾湿征衫。

苍苍烟树寒。

望星河、低处长安。

绮陌红楼应笑我,为梅事、过江南。

(词)宋·刘过

序: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词)宋·刘过

序: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糖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

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

故人今到不。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4

(词)宋·刘过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

呼童忙为卷虾须。

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

嫦娥无语谩踌躇。

飞过画栏西去。

(词)宋·刘过

细雨黄梅初熟,微风燕子交飞。

手拈团扇写新题。

心事恹恹难寄。

片月只堪供恨,双星却有重期。

石榴裙子正芬菲。

知为何人慵系。

(词)宋·刘过

素面偏宜酒晕,晓妆净洗啼痕。

只疑身是玉梅魂。

长为春风瘦损。

冉冉烟生兰渚,娟娟月挂愁村。

落花飞絮耿黄昏。

又是一番新恨。

(词)宋·刘过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

大家齐唱大风歌。

不日四方来贺。


5

(词)宋·刘过

满院花香晴昼永,愔愔亭户无人。

谁将心绪管青春。

游丝知我懒,江柳也眉颦。

近水远山都积恨,可堪芳草如茵。

何曾一日不思君。

无书凭朔雁,有泪在罗巾。

(词)宋·刘过

长短驿亭南北路,蒙茸醉拥驼裘。

雪天行计欠人留。

严风催酒醒,微雨替梅愁。

自作小词呵冻写,冷金淡衬银钩。

此情知得几时休。

寒云迷洛浦,残梦绕秦楼。

(词)宋·刘过

数叠小山亭馆静,落花红雨园林。

画楼风月想重临。

琵琶金凤语,长笛水龙吟。

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苔墙藓井夜沈沈。

无聊成独坐,有恨即沾襟。

(词)宋·刘过

红袖扶来聊促膝,龙团共破春温。

高标终是绝尘氛。

两箱留烛影,一水试云痕。

饮罢清风生两腋,馀香齿颊犹存。

离情凄咽更休论。

银鞍和月载,金碾为谁分。

(词)宋·刘过

半雨半晴模样,乍寒乍热天时。

榴花香逐湿风飞。

绿云翻翠浪,水急转前溪。

谁识清凉意思,珊瑚枕冷先知。

秋光预若借些儿。

剩催金粟闹,素魄好扬辉。


5

(词)宋·刘过

黄鹤楼前识楚卿。

彩云重叠拥娉婷。

席间谈笑觉风生。

标格胜如张好好,情怀浓似薛琼琼。

半帘花月听弹筝。

(词)宋·刘过

著意寻芳已自迟。

可堪容易送春归。

酒阑无奈思依依。

杨柳小桥人远别,梨花深巷月斜辉,此情惟我与君知。

(词)宋·刘过

谁把幽香透骨薰。

韵高全似玉楼人。

几时劝酒不深颦。

竹里绝怜闲体态,月边无限好精神。

一枝斜插坐生春。

(词)宋·刘过

墙外濛濛雨湿烟。

参差小树绿阴圆。

残春中酒落花前。

海燕成巢终是客,鳏鱼入夜几曾眠。

人间一段恶因缘。

(词)宋·刘过

雾鬓云鬟已懒梳。

君休乔木妾归欤。

且来卖酒伴相如。

骨细肌丰周昉画,肉多韵胜子瞻书。

琵琶弦索尚能无。


8

(词)宋·刘过

水浴芙蓉净。

护浓香、迟开半敛,靓妆临镜。

长忆耶溪薰风里,年少红颜照映。

夜露冷、酒随香醒。

回首当时同舟侣,为相思、怕折琼瑶柄。

千万缕,意难罄。

玻璃三万六千顷。

洗精神、尘埃尽绝,夐然端整。

浪蕊年来都慵问,爱此浓情淡性。

待移种、灵根玉井。

太一真人今何在,取高花、十丈供烟艇。

来伴我,泛清影。

(词)宋·刘过

多病刘郎瘦。

最伤心、天寒岁晚,客他乡久。

大舸翩翩何许至,元是高阳旧友。

便一笑、相欢携手。

为问武昌城下月,定何如、扬子江头柳。

追往事,两眉皱。

烛花细剪明于昼。

唤青娥、小红楼上,殷勤劝酒。

昵昵琵琶恩怨语,春笋轻笼翠袖。

看舞彻、金钗微溜。

若见故乡吾父老,道长安、市上狂如旧。

重会面,几时又。

(词)宋·刘过

老去相如倦。

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

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料彼此、魂销肠断。

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声颤。

灯晕冷,记初见。

楼低不放珠帘卷。

晚妆残、翠钿狼藉,泪痕凝脸。

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

但寄兴、焦琴纨扇。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

云万叠,寸心远。

(词)宋·刘过

睡觉啼莺晓。

醉西湖、两峰日日,买花簪帽。

去尽酒徒无人问,唯有玉山自倒。

任拍手、儿童争笑。

一舸乘风翩然去,避鱼龙、不见波声悄。

歌韵远,唤苏小。

神仙路远蓬莱岛。

紫云深、参差禁树,有烟花绕。

人世红尘西障日,百计不如归好。

付乐事、与他年少。

费尽柳金梨雪句,问沉香亭北何时召。

心未惬,鬓先老。

(词)宋·刘过

弹铗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数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渚。

想雁信、家山何处。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更忍对、灯花弹泪。

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词)宋·刘过

倦舞轮袍后。

正鸾慵凤困,依然怨新怀旧。

别有艳妆来执乐,春笋微揎罗袖。

试一曲、琅璈初奏。

莫放珠帘容易卷,怕人知、世有梨园手。

钗玉冷,钏金瘦。

烛花对剪明于昼。

画堂深、屏山掩翠,炭红围兽。

错认佩环犹未是,依约雏莺啭柳。

任箭滴、铜壶银漏。

一片雄心天外去,为声清、响彻云霄透。

人醉也,尚呼酒。

(词)宋·刘过

院宇重重掩。

醉沈沈、亭阴转午,绣帘高捲。

金鸭香浓喷宝篆,惊起雕梁语燕。

正架上、酴醾开遍。

嫩萼梢头舒素脸。

似月娥、初试宫妆浅。

风力嫩,异香软。

佳人无意拈针线。

绕朱阑、六曲徘徊,为他留恋。

试把花心轻轻数,暗卜归期近远。

奈数了、依然重怨。

把酒问春春不管。

枉教人、只恁空肠断。

肠断处,怎消遣。

(词)宋·刘过

晓印霜花步。

梦半醒、扶上雕鞍,马嘶人去。

岚湿青丝双辔冷,缓鞚野梅江路。

听画角,吹残更鼓。

悲壮寒声撩客恨,甚貂裘、重拥愁无数。

霜月白,照离绪。

青楼回首家何处。

早山遥、水阔天低,断肠烟树。

谁念天涯牢落况,轻负暖烟浓雨。

记酒醒、香销时语。

客里归鞯须早发,怕天寒、风急相思苦。

应为我,翠眉聚。

刘过

刘过1154—1206

字改之,自号龙州道人。吉州太和(今属江西)人。一生布衣,却心忧天下,力主抗金,曾向宰相上书,陈述恢复中原方略,不用。又尝伏阙抗疏,请光宗侍问孝宗病,以安定人心。其勇敢精神为时人所称。与辛弃疾、陈亮、陆游交厚。其词多写抗金北伐的愿望和报国无门的忿恨,风格豪放骏发,爽朗明快。有《龙州词》、《龙州集》。

☚ 史达祖   姜夔 ☛
刘过

刘过1154—1206

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以诗名湖海间。尝上书光宗过重华宫,复以书陈恢复方略,不报。以是流落江湖间,晚居昆山。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事迹见《吴下冢墓遗文续》卷一、《吴都文粹续集》卷四四所载墓碑、墓表。《南宋书》、《宋史翼》有传。有《龙洲集》十四卷、附录二卷,《龙洲词》一卷。黄昇《花庵词选》:“改之,稼轩之客,词多壮语,盖学稼轩者也。”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谓“改之造语瞻逸,有思致,《沁园春》二首尤纤丽可爱”。况周颐《蕙风词话》则谓《沁园春》摹拟稼轩而“失之太过”。《四库总目提要》讥其所陈恢复之言“中原可一战而取”,“不过附会时局,大言以幸功名”。称其词“赠辛弃疾者则学其体,如‘古岂无人,可以似吾,稼轩者谁’等词是也。其馀虽跌宕淋漓,实未尝全作辛体”。又谓其《沁园春》“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阕,“刻画猥亵,颇乖大雅”。

☚ 张鎡   蔡幼学 ☛
刘过

刘过1154—1206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南宋宁宗时,多次上书朝廷,陈恢复大计,不报。为韩侂胄客。屡试不第,放浪江、浙等地,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有《龙洲集》。其诗“感时抚事,血泪进流,精悍之色,非同时江湖诸子所及”(清邵晋涵序)。其《夜思中原》,悲壮慷慨;其《登凌霎高处》,气势高亢;其《望幸金陵》直言“天下关中为本根”,“金陵古帝藩”,清人李文藻以为其“义心所激,不知忌讳”;其《登多景楼》,立意深沉;其《送王简卿归天台》二律,辛稼轩赞为“伟甚,真所谓‘横空排硬语,妥帖力排奡’”(《归田诗话》)。怀古、写景之作,亦有佳者,如《过泰和宫》“蝴蝶”一联,凄断之语,沁人肝脾,李文藻以为此乃“宋诗最佳者”。清王士禛谓过之诗“叫嚣排突”,至斥为“风雅扫地”(《香祖笔记》),盖其才气“跌宕纵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偶不协于雅言则有之,士禛所论,未免以偏概全。《宋史翼》卷二九有传。

☚ 张镃   敖陶孙 ☛

刘过1154—1206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安微太和县)人。南宋词人。“豪放词派”代表作家之一。曾伏阙上书,陈恢复之计,未被采纳,落拓江湖间。宁宗时辛弃疾帅浙东,过为其幕僚,常以词唱和。晚年寓居昆山。著有《龙洲集》十四卷,《龙洲词》一卷。
索引:刘过,改之,龙洲道人,龙洲。

刘过

 宋代词人。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一生未仕,力主抗金。其诗词俱豪放,多抒爱国情感,被称为辛派词人,但也写过一些闺情之类的作品,甚至有咏美人指甲之类的庸俗之作。有《龙洲词》、《龙洲集》。
刘过

刘过

改之,稼轩之客。王简卿侍郎尝赠以诗,云:“观渠论到前贤处,据我看来近世无。”其词多壮语,盖学稼轩者也。(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辛稼轩、刘改之作豪气词,非雅词也。于文章余暇,戏弄笔墨,为长短句之诗耳。(宋·张炎《词源》)
改之造词,赡逸有思致。(明·陶宗仪《辍耕录》)
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沉著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其有意效稼轩体者,如〔沁园春〕“斗酒彘肩”等阕,又当别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概》)
龙洲自是稼轩附庸,然得其豪放,未得其宛转。(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刘改之、蒋竹山,皆学稼轩者。然仅得稼轩糟粕,既不沉郁,又多支蔓。词之衰,刘、蒋为之也。板桥论词云:“少年学秦、柳,中年学苏、辛,老年学刘、蒋。”真是盲人道黑白,令我捧腹不禁。(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改之全学稼轩皮毛,不则即为〔沁园春〕等词。淫词亵语,污秽词坛。即以艳词论,亦是下品。盖叫嚣淫冶,两失之矣。(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水龙吟(闹花深处层楼)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

刘过

刘过1154—1206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县名)人,出身贫寒,“尚气节,恒以功名自期,长于谈”(丁丙《龙洲道人词集提要》)。累试不第,以布衣诣阙,上恢复方略,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不报。漫游江浙等地。与辛弃疾唱和,又尝为韩侂胄客,最后以布衣终于昆山。刘过在当时“诗满天下,身霸骚坛”,而尤以词见称,是辛派词人中的重要成员。刘过词表现了强烈的抗战情绪和必胜信念,以及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愤,如《沁园春》“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笑书生无用,富贵拙身谋”。艺术上则以豪肆矫健为其特色,想象奇特,摆脱格律束缚,语言散文化,不避俚语俗言,如《沁园春·寄稼轩承旨》就典型地表现出这种特点。王世贞《艺苑卮言》云:“词至辛稼轩而变,其源实自苏长公,至刘改之诸公极矣。”惟时失粗率。刘熙载《艺慨》谓其“沉着不及稼轩,然足以自成一家”。刘过也有清逸蕴藉之作,如《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词的一些无聊的游宴、赠妓、贺寿之词,乃至咏美人指甲、美人足,旧时代文人曾予称赏,今则不取。有《龙洲集》、《龙洲词》。传词80首。

☚ 张镃   卢炳 ☛
刘过

刘过1154-1206

南宋文学家。宋人吕大中有《宋诗人刘君墓碑》载其行事。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以功业自许,好言古今治乱盛衰,屡上书陈述恢复大计。四次应举不中。一生漫游荆、楚、江浙等地,依人作客,晚年寓居昆山而殁。工诗善词,多慷慨悲壮之声,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皆有唱和。刘熙载谓其“狂逸之中,自饶俊致。虽沈著不及稼轩,足以自成一家”(《艺概·曲概》)。其所作《独醒赋》,抒泄“半生江湖,流落龃龉”的愤懑不平,辞气纵恣狂放。所作诗文当世已多散佚。卒后,其弟刘澥辑成《龙洲集》15卷。

☚ 朱台符   刘攽 ☛
刘过

刘过1154~1206

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州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少怀志节,喜谈兵论武,好言古今兴乱之事。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复中原的方略,未被纳用,漫游江、浙等地。与陆游、陈亮、辛弃疾等交游密切。刘过的词多抒发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和怀才不遇的愤慨不平。
刘过的爱国词风格豪壮。代表作品如《六州歌头》颂赞岳飞的生平业绩,痛斥朝廷奸佞诬陷忠良,写得跌宕淋漓,悲壮激越,感人至深。《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表达渴望恢复中原的理想和信念。
他的词中亦有俊逸纤秀之作,如〔贺新郎〕《老去相如倦》、〔唐多令〕《芦叶满汀州》等。其少数词显得纤刻,有时也粗糙松脱,但刘过词的本色仍是慷慨激昂、气势豪壮的。
著有 《龙州集》、《龙州词》。

☚ 朱熹   刘克庄 ☛

刘过1154—1206

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落拓江湖。曾为辛弃疾幕僚。以词闻名,多感慨国事、抒发抱负之作,风格豪放,语意峻拔。又工诗,多悲壮之调,亦有清新秀美的山水之作。有《龙洲集》十四卷、《龙洲词》一卷。

龙洲集/龙洲集

☚ 北溪先生各体文   龙洲集 ☛

刘过1154~1206Liu Guo

lyric writer and poet of the Song Dynasty; Taoist Longzhou by himself. Works:A Collection of Longzhou,Lyrics of Longzhou,etc.

刘过1154—1206

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太和(今属安徽)人,一说庐陵(今江西吉水)人。光宗、宁宗时,以诗游谒江湖间。与辛弃疾交游甚密。韩侂胄派他出使金,因泄密被逐,遂以贫困终生。其词风格豪放,语意俊拔。《沁园春》一首尤为辛弃疾所赏识。有《龙洲词》一卷、《龙洲集》十四卷。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