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禹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禹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刘禹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刘禹锡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须要先加说明。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去世,顺宗即位,改元永贞,但这位新皇帝却已因中风不能理事。这时,在宰相韦执谊主持之下,发动了一个政治革新运动。韦执谊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对政治进行了大规模的和急剧的改革,如免除杂税及欠租,禁宫市,放宫女,削减宦官权力,惩办贪官酷吏,并召还一些以小罪被贬而又有才德名望的官吏等等,很得人心。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刘禹锡,还有韩泰等另外六人,都参加了这场政治斗争。但顺宗只做了八个月的皇帝,便因病传位给宪宗。宦官俱文珍等人,一向仇视这一革新运动。他们拥立宪宗取得权力之后,首先贬谪了王伾、王叔文以及刘、柳等人,接着又赶走了韦执谊。柳、刘等八人,被贬谪到南方的荒远各州,降为司马,被称为八司马。十年以后,他们才被提升。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局,再度被贬。又过了14年,他才被再度召还,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这首诗即作于飘零宦海、久历风波之后,反映了他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到老无成的感情。

前两句写昔写盛。天河、云间,喻帝王宫禁。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诗中以喻郡主(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这位旧宫人,或许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所以记得宫中一些最扣人心弦的歌曲。而这些歌曲,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诗句并不直接赞赏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动听,而只说所唱之歌,来之不易,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学到,而所学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则其好听自然可知。

后两句写今写衰。从德宗以后,已经换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还要加上武宗)等好几位皇帝,朝廷政局,变化很大。当时参加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还活着的,已经“无多”了。现在,听到这位旧宫人唱着当时用来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回想起在贞元二十一年那一场充满着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灭的政治斗争,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真是感慨万端,所以,无论她唱得怎么好,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一般人听到美妙的歌声,总希望歌手继续唱下去,而诗人却要她“休唱”。由此就可以察觉到,他的心情激动到什么程度了。用“休唱”、“无多”来作勾勒,很是得体。


刘禹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 诗词绝句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刘禹锡《听旧宫人穆氏唱歌》

刘禹锡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刘禹锡自“永贞革新”失败后,先后两度遭贬,文宗大和二年复召还京后,朝中已非往日面目,往日同僚友属大多零落漂散,许多老朋友也都已过世,他至长安后写了一系列感怀诗,寄托了回归之后的怅茫心情,《听旧宫人穆氏唱歌》就是其中的一首。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两句极写穆氏所唱之曲的高雅拔俗、身价无比。“织女”“天河”“云间”等词语暗示此曲犹如天上的仙乐,为人间罕见,以形容穆氏所唱之曲的美妙绝伦。“记得”两字点破似曾谙熟,作惊人语。有幸聆听这般罕见的好曲子,应是百听不厌,可诗人偏以“休唱”相劝。为何不能卒听?原来穆氏所唱的是德宗贞元年间的供奉曲,这首曲子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一听到这熟悉的曲子就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刘禹锡在《洛中逢韩七中丞之吴兴》绝句中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彼时改革者是如此的意气风发,团结一心,自从革新失败后,这些革新志士或贬或杀,几遭厄运,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数朝,昔日“群英”天南海北零落殆尽,如今能欣赏领会穆氏供奉曲意的人已经无多了。后两句写得沉痛凄然,字里行间充斥着对革新失败那种不堪回首的痛苦。

诗以一个贞元时的旧宫人的歌声为突破口,抒发了诗人多少今昔之感!对于一个历尽政治波折的诗人来说,穆氏的一曲歌声,最能触动他的记忆,今昔比照,无疑给尚未愈合的心灵上又增添了一种新的创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6 14: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