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诸色户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诸色户计 诸色户计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或“诸色人户”。其基础为民户,按资产划为九等三甲,又按归附的先后、籍户和户等的衡量情况划分为元管户、交参户、漏籍户、协济户、复业产和渐成丁户等。且还进一步划分出丝银全科户、减半科户、止纳丝户、止纳钞户和摊丝户等。之外,还有多种提供专门产品的人户,如姜户、藤花户、仙茅户、稻户、面户、油户、沙糖户等,亦属农业人口。军、站、匠、盐(灶)等承担的义务不同,其户籍不得变更,而茶、船、弓手、车、坝夫、矿冶、采木夫、采珠、捕猎、鹰坊等户,可罢放为民户。儒、医、僧道、答失蛮(学者)、也里可温(“有福缘的人”)和迭里威失 (“乞讨者”)等户,因其社会地位和宗教职业享有免除差发的特权。礼乐、守冢、洒扫、观星等户,多为官员养济,免除赋役。或按民族划分为蒙古、畏兀儿、回回、汉儿各户,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受到不同待遇。之外,皇室成员及诸王位下又有很多私属人户,多称为投下户,其名曰也颇繁多,有养老、媵、丝线、脂粉、颜色各户之谓,一般皆不承担国家赋役。 ☚ 军民匠灶制 丁口钱 ☛ 诸色户计元代人户的类别。元代官府把所属人口按其服差役的类别,交纳贡赋的品种,以及种族、宗教、职业等的区别,分为民户、站户、军户、匠户、冶金户、打捕户、姜户、葡萄户、畏兀户、也里可温户等,称为诸色户计,分别承担不同的税差。诸色户计包括不同的阶级、阶层。对各户的差役,力役,除特殊者外,多沿袭宋制。差役按里甲户等编派,平时有坊正、里正、主首、仓官、库子之类的差役;发生特殊情况时,又有开河、筑堤、运输、修城等力役。由于差役繁重,多有家破人亡者。 诸色户计 诸色户计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 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 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 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 称为“诸色户计”或“诸色人户” 。民户是主要人户, 也是诸色户计的基础。元政府在民户中实行户等制, 以三等九甲为序征发赋役。九等之外又按照归附的先后、籍户和户等的衡量等情况, 划分为元管户、交参户、漏籍户、协济户、复业户和渐成丁户等。其中, 又进一步划分出丝银全科户、减半科户、止纳丝户、止纳钞户和摊丝户等。此外, 还有多种以提供专门产品的人户, 如姜户、藤花户、仙茅户、稻户、面户、油户、沙糖户等等, 他们承担的赋税与民户不同, 也要承担杂泛差役, 与民户一样均属农业人口。军户、站户、匠户、盐户、茶户、船户、弓手户、车户、坝夫户、矿冶户、采木夫户、采珠户、捕猎户和鹰坊户等, 以其承担的义务不同, 在交纳赋税和承当杂泛差役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免除。其中军、站、匠、盐等户的户籍不得变更, 其他诸户可罢放为民户。这些户若需补充,均由民户中签发。儒户、医户、僧道、答失蛮、也里可温和迭里威失等户, 因其社会地位和宗教职业享有免除差发的特权, 至多经商纳商税, 种地纳地税。至于礼乐户、守冢和洒扫户、观星户之类, 多有官为养济、免除赋役的情况。按民族划分的蒙古户、畏兀儿户、回回户、汉儿户等,根据民族等级制度, 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受到不同待遇。除元代国家所属诸色人户外, 皇室成员及诸王位下又有很多私属人户, 一般称为投下户。这些人户中也分为不同名目,如养老户、媵户、丝线、脂粉、颜色户,以及斡脱户和从事各种生产的人户。这些人户一般不承担国家的赋役。 ☚ 雇身人 油户 ☛ 诸色户计指各种户籍。元代居民按职业划分为民、军、站、匠、盐、儒、僧、道等约10种左右户籍。其中有由国家强制签充的,如军、站、匠、盐等户;有经考试或其他方式认可的,如儒、僧、道等户。每种户都须承担特定的封建义务,如军户服军役,站户承担站役,僧户念经等,其赋役负担各不相同,统称诸色户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