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熙字成国,生卒年不详。东汉北海(今山东昌乐县)人。训诂学家。曾避乱到了交州。在那里聚徒讲学颇有声望。著有《释名》8卷。通过语音的联系探求名源。 刘熙生卒年不详。字成国,东汉北海(今山东省昌乐县)人。官至南安太守。曾仿《尔雅》体例,撰成《释名》一书。其书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字义,探求事物命名之由来。刘熙注意到当时语音与古音的异同,系统地运用声训来推求语源、辨证古音和古义,是从语言领域系统研究语源的第一人,对后世语言学、训诂学理论影响颇大。另有《孟子注》一书,今不传,清人有所辑录。 刘熙 142 刘熙东汉音韵训诂学家。字成国。青州北海(今山东潍坊西南)人。郑玄弟子。汉末建安中曾避地交州。吴人程秉、薛综,蜀人许慈等都曾向其问学。精通音韵,善用声训。献帝建安年间完成《释名》8卷27篇,从语言学出发研究声训,是我国第一部用音训求语源的专著。该书对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以及民庶应用之器的称名原委均有所探究。虽不免穿凿附会,但开音训词书的先河。 ☚ 郑玄 孙炎 ☛ 刘熙又作刘熹,字成国,北海(今山东北部)人,汉末训诂学家,生平事迹不可考。著有《释名》八卷,以声训法探求语源,考证名物,为汉语语源学的重要著作。 刘熙生卒年不详东汉训诂学家。字成国。北海(今山东潍坊)人。生当汉末桓灵之世,献帝建安中曾避地交州。以语源学观点研究训诂,所著《释名》27篇,运用声训的方法,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字义,推求事物所以命名之由来,并注意到当时语音与古音的异同。其说虽有穿凿附会之处,但探求语源,辨证古音古义的独特方式,对后代训诂学因声求义的方法颇具启发。《释名》实为中国语源学研究之先河,是一部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另著有《孟子注》 ,亡佚不传。清人有辑本。 刘熙 刘熙东汉末著名训诂学家。字成国,北海(今潍坊市)人。以语源学观点研究训诂,著《释名疏证》20篇,分8卷,《补遗》1卷,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字义,并注意到当时语音与上古音的异同,为汉语语源学的重要著作。该书版本种类繁多,明刻本有汉魏丛书本、夷门广牍本、五雅全书本、古今逸史本等;清刻本有经训堂篆书本、正书本、潢川书屋本、小学汇函本等;至近代则有四部丛刊影印明覆宋陈道人刊本。又清人王先谦撰《释名疏证补》8卷、附1卷、续1卷、补遗1卷,有光绪间长沙刻本;宝应成容镜《释名疏证》1卷,有南菁书院丛书本;顾震福《释名疏校补》8卷,佚文1卷,有光绪间自刻本。 ☚ 刘霁 齐河方言 ☛ 刘熙?—329十六国时期前赵太子。字义光。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曜子。光初二年(319),立为皇太子。六年,父欲废其而立刘胤,以群臣谏请,作罢。十一年,前赵为后赵石勒所败,父被执杀。次年,与南阳王刘胤谋西保秦州,率百官奔上邽(治今甘肃天水市),不久,城破,与胤及将、王、公、卿3千余人均被后赵石虎执杀,前赵刘氏尽灭。 刘熙三国时魏中书监刘放之子。涿郡(今河北涿州市) 人。 刘熙汉末训诂学家。字成国。北海(今山东寿光)人。任安南太守,曾在交州(今越南)讲学。以语源学研究训诂。所著《释名》二十篇,以音同音近的字解释字义,并注意到当时语音与古音的异同,为汉语语源学的重要著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