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浩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浩如 刘浩如夏衍话剧《心防》中的人物。他是革命新闻工作者。上海战事结束前夕,军队开始撤退,刘浩如决定留在“孤岛”上与日伪反动派展开激烈的斗争。他在报上发表大量文章,批驳反动报刊对进步文化工作者的造谣中伤;针对汪精卫在武汉发表求降讲话,他及时写出《异哉汪精卫之言》予以揭露,并组织和鼓励进步文化工作者开展抗日宣传。一年后,他被人誉为“红记者”。但敌人对他恨之入骨,先在水果里下毒,又以黑名单恫吓,再用高薪诱他去南洋,甚至破坏他的家庭关系。然而,不管敌人采用何种手段,他毫无畏惧,一一识破、揭露。最后被敌人暗杀牺牲。刘浩如为人机智、老练,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是孤岛时期进步文化工作领导者的典型。 ☚ 姚木兰 方治国 ☛ 刘浩如 刘浩如夏衍著四幕话剧《心防》中的主人公。1937年冬,上海租界沦为“孤岛”,新闻记者刘浩如本已决定赴内地抗战,但眼看着南市的战火未熄,汉奸的活动猖獗,便决心留在“孤岛”,守住五百万中国人心中的防线。刘浩如利用洋商报纸,揭露汉奸阴谋,推动戏剧运动,象一颗钉子插在敌人眼皮下。汉奸褚民谊的爪牙倪邦贤想用经济手段控制戏剧演出的诡计为刘浩如识破;一篇《异哉汪精卫》的社论被洋老板扣住,经刘浩如的抗争,终得发表,他用斗争事实擦亮过于忠厚的朋友如沈一沧的眼睛;他用对人民力量的信心去鼓舞悲观偏激的同志如仇如海的斗志;他更用关心去教育意志薄弱的青年如施小琳,等等。敌人用利诱、威胁等手段破坏他的家庭关系。刘浩如处在比真刀真枪的战场上更艰险的环境里,对于他,生活的困难,工作的艰险,都不足以使他痛苦,但是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而他善良的妻子铭芳却不能够理解他。这痛苦几乎摧毁了他理智的防线,他把感情寄托于与他并肩战斗的杨爱棠、后来在杨爱棠的歌声: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中憬然醒悟,最后他倒在卑怯的暗杀者的血泊中,临终,仍关心“咱们的防线”有没有失守。刘浩如是一个抗日的文化战线上正面与敌人斗争的英雄形象,他表现出了“孤岛”这样复杂的环境中,进步文化工作者机警、勇敢、坚定、忠诚的精神风貌。 ☚ 张老师 李秀成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