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永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永和刘永和“叛变投俄”质疑 伊文成等 吉林师大学报1980年1期 刘永和1841~?清末东北自发抗俄武装首领。号忠清。原籍山东,迁居奉天海龙(今属吉林)。猎户出身,枪法好,为绿林头目。后受清军招抚,任本地垦务营管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军入侵东北3省时,在吉林通化聚众2万余,号忠义军,自称统领,抗击俄军。后同义和团余部及清军溃兵联合,发展为10万余人的武装力量,转战吉林、奉天一带,给俄军沉重打击。次年六月,受清军与俄军剿抚兼施,忠义军被各个击破,随率余部2000余人退入吉林蜂密山一带坚持抗俄,直至二十九年。武昌起义后,曾与革命党人蓝天蔚等联合致电孙中山表示支持。后病死家乡。 刘永和约1841—?绰号“刘弹子”或“列单子”。清末奉天海龙(今属吉林)人,原籍山东。猎户出身。早年在吉林珲春一带投身“绿林”,后受清军招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沙俄侵占我国东北时,随珲春副都统英联抗击俄军。珲春失守后,率部退至盘石和桦甸交界的黑石头,途中吸收了一批清军散勇和地方团练,队伍扩大到四、五千人(其中有骑兵千余人),号为忠义军。年底(1901年1月)与以王和达及杨玉麟为首的两支抗俄义军联合,队伍扩大为2万人,统称忠义军,他为总统。忠义军曾攻克许多州县,给俄军以重大打击。后因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妥协议和,遂与沙俄相勾结,对忠义军“剿抚”兼施。他因对清政府抱有幻想。遂于当年冬与吉林将军长顺接洽受抚事宜,结果被俄军俘虏,先后解往伯力、珲春禁锢。不久逃回,继续在吉林蜂密山一带坚持抗俄斗争至光绪二十九年。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爆发时,曾和蓝天蔚等革命党人联名致电孙中山,表示支持革命。时年七十余岁。后病死于家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