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惔约341~377
字真长。相(今淮北市)人。父刘耽为晋陵太守。其幼年与母寓居京口,以织草鞋为生。丞相王导重其才。后名声渐起。曾任丹阳尹。与王羲之相处亲密。见桓温之才和政治野心,进言:“温不可居形胜地,其位号常宜抑之”,不被采纳。好老庄,病重时不让百姓和家人祈祷祭神。病逝后,孙绰以“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作诔文,时人传为名言。
东晋沛国(今安徽境内)相人,字真长,其祖辈曾名显朝中,惔好老庄,善言论,与王濛并为谈客。为丹阳 (今江苏江宁东南)尹时,为政清整。知桓温有不臣之迹,曾言之于简文帝,勿使温居形胜地。及温伐蜀,惔以为能克,然将专擅朝廷。后果如惔言。年三十六死。孙绰诔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 时人以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