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彻

刘彻前156—前87

即汉武帝,西汉杰出政治家。汉景帝子,初封胶东王,后立为皇太子,十六岁即位,在位五十四年。对内削抑诸侯,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出击匈奴,积极开通西域,对汉帝国的巩固和强盛具有重大贡献。提倡辞赋,创立乐府,对汉文学的兴盛和发展起有一定作用。能诗善赋,富于词华。原有集二卷,已散佚。今存诗八首,以《秋风辞》最为著名,缠绵流丽,堪称“《离骚》遗响”。其《柏梁诗》为后世联句之祖,但内容与史实多不合,后人疑为伪作。

☚ 董仲舒   吾丘寿王 ☛
刘彻

刘彻前156—前87

即汉武帝。十六岁即位,在位凡五十四年。其间,内兴礼乐,外拓疆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汉武帝好文学,尤喜辞赋。即位之初,即以蒲轮征枚乘,后用司马相如、枚皋、庄忌、东方朔等辞赋家。又好音乐,立乐府、采歌谣。故辞赋、乐府诗之兴盛,实与武帝之提倡有关,亦能自为诗、赋。其《悼李夫人赋》,见《汉书·外戚传》,为世所传诵。其《求茂材异等诏》一文,因收入《古文观止》,颇为人传诵。其诗多楚歌体,以《瓠子歌》、《天马歌》、《秋风辞》为最著名,尤以见于《文选》的《秋风辞》为代表作。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汉武帝诗凡六首,其中《柏梁台诗》盖后人伪托。主要事迹见《史记·孝武本纪》、《汉书·武帝纪》。

☚ 枚乘   司马相如 ☛
刘彻

刘彻前156—前87

字号不详,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汉景帝刘启中子。刘彻四岁时被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十六岁即皇帝位,是为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内完成统一大业,对外开拓疆土,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使汉朝成为强盛的帝国。刘彻能歌善赋,并建立乐府,广为采集民歌,对乐府诗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原有集二卷,已佚。《史记》、《汉书》等书录存刘彻诗作八首,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并辑入。《瓠子歌》二首,描述了刘彻亲临决河视察,从祷神及发动布置堵塞的措施,直到决河被堵住的全过程,次序展现,气象伟异,是汉代诗歌中的佳作。

☚ 刘章   枚乘 ☛

刘彻

刘彻 (前156—前87)即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初封胶东王。即位后,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学术思想的统一。元朔二年(前127年),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得分封子弟为侯,以削弱王国势力。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扩大仕途。抑制地方豪强势力,强化中央集权。统一货币,推行平准、均输制度。同时,大规模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开凿漕渠、六辅渠等,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喜好辞章文艺,立乐府以采诗,对文化学术的发展起了一定推动作用。

对外交往方面,曾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族与西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并派唐蒙至夜郎,在西南设立犍为等七郡。从元光二年(前133年)起,先后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对匈奴发动三次反击,大破匈奴主力,迫使匈奴远徙,漠南无王庭。彻底解除了北部边疆匈奴的威胁,打通了河西走廊,沟通了汉帝国与西域各国以及波斯间的联系,初步建立了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多次巡游,广建宫室,奢侈靡费,徭役繁重,造成广大农民破产流亡,埋下了许多社会隐患。天汉二年(前99年),终于在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引发了农民起义。

能诗善赋。原有集二卷,已佚。《汉书·外戚传》存有《李夫人赋》一文,为刘彻追悼姬妾李夫人所作。


刘彻 - 可可诗词网

刘彻

〔美国〕庞德

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

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赵毅衡 译)

艾兹拉·路密斯·庞德是意象派诗歌大师。1885年生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哈雷,但在宾夕法尼亚长大。15岁进入大学,读过大量古典和欧洲文学作品。1908年去欧洲,一直度过大半生,庞德的经历曲折跌宕,1972年死于威尔斯。在伦敦时期,成为意象派诗歌活动的中心人物。庞德的诗作极为出色,尤其是《航海者之歌》、《玛布雷》等更为突出。受他影响最大的文学家有叶芝、爱略特、劳伦斯、乔伊斯、福罗斯特等人。

庞德极为赞赏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度艺术成就。虽然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了解得很肤浅,很有限,他不懂中文,只能通过间接手段进行了解和学习,但还是在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诗歌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翻译和改写中国诗歌时,往往加进了自己的艺术创造,所以,在欧洲文坛,都把他翻译和改写的中国诗歌,视为他自己创作的作品。《刘彻》即其中之一。庞德当时读了别人译的《落叶哀婵曲》以后,改写为《刘彻》这一首诗。原诗是假托汉武帝刘彻缅怀思念已逝的李夫人而写这首诗。原文是:“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原作者把怀念思恋的深情,完全倾注在尘灰厚积的石级上,倾注在寂寞的空房子里,倾注在堆积落叶的门窗中。尘级、虚房、落叶的形象中凝结着怀念者的一片痴情,它们是景也是情,是象也是意,可以说是情景相溶,也是意象合一。意象诗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产品,是我们的先人积几千年的探索创造的艺术成就。对西方文学发展有着广泛影响。

庞德的这首诗,以刘彻的角度写出了对李夫人的深沉思恋。庞德诗作的前四行,基本是对原诗的改写,只是把“玉墀”,即玉石台阶,改写为“宫院里”。把“虚房冷而寂寞”,改写为“听不到脚步声”。把“落叶依于重扃”,扃音炯,意为门窗,“重扃”即层层门户,改写为“乱叫飞旋着,静静地堆积”。现在对照起来看:

罗袂兮无声,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

玉墀兮尘生。灰尘飘落在宫院里,

虚房冷而寂寞,听不到脚步声,乱叶

落叶依于重扃 飞旋着,静静地堆积,

庞德的改写,更突出了落叶的意象,以“乱叶飞旋着”来交溶人去而倍感孤寂的思想感情,写出了视觉感显明的意象。特别是对于最后两行的改写,他的创造性作用更显著,现在再让我们对照起来看:

望彼美女兮安得,她,我心中的欢乐,

感余心之未宁。睡在下面。

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

原诗的末两句只是抒发怀念和追索的感情,视觉形象模糊甚至于无。,庞德的改写则用意象来表达,他不说:“啊,我再也看不到你啦!”而说:“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一反原诗的直接抒情,以她带走了我的欢乐而睡在下面的意象,给读者以显明的印象和更深沉的回味。尤其最后一句,他不说:“我多么悲伤啊!”而说:“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以此为全诗的结尾。而且把这一行与前五行分开,以突出“这一片”,只是这么“一片”潮湿的树叶,孤零零地粘在门槛上,表达情人逝世,人去楼空,一切幸福与欢乐都不复存在的孤寂感情和难耐的惆怅。这个显明的意象比原句的单纯抒情,更有冲击力,更含蓄深沉,更令人回味。庞德在《回顾》中曾说:“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9页)庞德的艺术创造,的确实现了他的艺术主张,诗高艺强,为人敬佩。

刘彻

刘彻前156—前87

即汉武帝。西汉重要辞赋家。《史记》、《汉书》有传。景帝子。初为胶东王,后为皇太子。景帝后三年卒,武帝立。在位时信用董仲舒之策,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用以统一思想,巩固统治。他又北击匈奴,南灭闽越、南越诸割据政权,统一汉族地区,并开西域,通西南夷,对中国的统一起了极大作用。但由于生活奢侈,又好神仙方术,兴建园囿宫室,加重人民负担,使汉代的财力陷于困境,于是就增加口赋、盐铁税等,使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刘彻好辞赋,曾以安车蒲轮迎著名赋家枚乘;又曾见司马相如《子虚赋》而惊叹,并召见任用。当时赋家如枚皋、东方朔、司马相如等常在其左右。其所任用群臣中如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等亦皆能赋。汉赋之兴盛与刘彻之爱好、提倡有重大关系。亦善作赋。《汉书·艺文志》有“上所自造赋二篇”,颜师古注云:“武帝也。”刘彻赋今存者有《悼李夫人赋》,见《汉书·外戚传》。此赋文字无汉大赋堆砌之弊,感情深挚,颇为历来文人所推崇。又有《秋风辞》一首,见《文选》,属楚歌体,虽不以赋名,实为一抒情短赋,于文学史上影响尤大。

☚ 刘苍   刘武 ☛

刘彻前156—前87

西汉第六代皇帝。史称汉武帝。政治家、军事家。景帝子。初封胶东王,后立为太子。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他即位后,在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已逐步恢复、发展。同姓诸侯王势力也大为削弱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封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他先后推行推恩令、左官律、附益之法等,进一步打击、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在裁抑丞相职权同时,破格提拔一批贤良文学等有才干人士委以重任。把京畿七郡之外的郡国,划为十三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以加强对地方控制。相继实行冶铁、煮盐、铸钱官营,算缗、告缗以及设平准、均输官等,加强国家经济实力,打击富商大贾。同时,兴修水利,徙民实边,推行“代田法”,注意发展生产。在思想领域,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春秋大一统”。作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在其统治期间,布署并指挥了多次重大战争、战役。他一改西汉前期对匈奴“和亲”及单纯防御策略,展开对匈奴的大规模反击战争。元朔二年(前127年),抓住“胡骑东进”的机会,派卫青、李息等率军突袭盘据在河南(今内蒙河套地区)的匈奴势力,大败匈奴楼烦王、白羊王部,收复了河南地,在那里设朔方郡、五原郡。元狩二年(前121年),派霍去病等两次进兵河西,歼敌近四万人,沉重打击了匈奴浑邪王、休屠王等部;浑邪王率四万余众投降,迫使匈奴远徙。元狩四年,他又派卫青、霍去病分道深入漠北,大败匈奴单于及左贤王主力,歼灭十余万人。经过多次打击,匈奴势力大为削弱,被迫远徙漠北,无力再对汉进行严重骚扰。为配合对匈奴作战,“断匈奴右臂”,他又派张骞出使西域(今新疆及葱岭以西广大地区),并先后用兵楼兰、车师,大大削弱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加强了西域各族和汉内地的联系,使古代欧亚交通的“丝绸之路”畅通。他还派兵消灭了南越、闽越等割据政权,在南越地区设置九郡。又以派使、用兵,加强了对西南夷(当时对生活在今四川成都西北、西南、云南、贵州两省及广西西部各少数民族之总称)的控制,先后在那里设置七郡。这一切,巩固并发展了秦以来的大统一。他在北军置八校尉,设期门、羽林等职业兵。在继续实行征兵制的同时,开始采用募兵。组建了强大的骑兵兵团,建立水军,从而加强了中央常备兵力量。在军事领导和作战指挥上,他善于选拔、使用将领,赏罚分明;善于掌握战争主动权,机动灵活,避实就虚打击敌人;能正确选择主要作战方向和次要方向,以次要作战方向配合、策应主要方向;重视作战后勤保障。由于用兵频繁,财力物力耗费巨大,加之他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徭役繁重,他统治后期阶级矛盾逐渐尖锐,小规模农民起义接连发生。后元二年(前87年)病死。

刘彻

059 刘彻前156—前87

即汉武帝。西汉第五代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承袭景帝政策,继续削弱王国的割据势力,打击地方豪强,颁布“推恩令”始分藩国,加强中央集权;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任用桑弘羊实行盐、铁、铸钱官营,设置平准官、均输官,由官府经营运输和贸易,打击富商大贾,增加朝廷收入;兴修水利,移民屯田,实行“代田法”,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西汉与西域各族经济文化交流; 派卫青、霍去病击匈奴,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4郡;平定南越,统一两广,派唐蒙至夜郎,在西南先后建立7郡;出兵朝鲜,设玄菟、乐浪、真番、临屯4郡。在位54年,将汉朝推至全盛时期。在位后期徭役繁重,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

☚ 刘安   张汤 ☛

刘彻前156~前87

西汉武帝。7岁立为太子,16岁即皇帝位。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50余年,文治武功都有不少成就。他实行军事改革,设置期门和羽林,加强禁卫军;实行募兵制,扩大兵源;大修马政,扩建骑兵;实行军屯,加强边防建设。适时地改变了对匈奴和亲的传统政策,实现了由消极防御到积极进攻的战略转变。从元光元年至元狩三年(公元前134年~前119年),任用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连续发动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又出兵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两广地区。他亲自部署和指挥这些战争,在选择主要作战方向和次要方向,进行远程奔袭越漠作战,以及解决大规模骑战中军队的后勤补给等方面都有新的建树,因而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刘彻

刘彻前156—前87

即汉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是封建社会颇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接受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作为巩固政权的工具,采用法术、刑名,以加强统治,在位期间,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发展了农业生产;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唐蒙至夜郎,加强了对其地的统治;并用卫青、霍去病为将,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他的《下州郡求贤诏》、《定仪礼诏》,都可作为出色的散文小品来读。文见《古文小品咀华》。

☚ 邹阳   刘安 ☛

刘彻156~87 B. C.Liu Che

Emperor Wu of Han Dynasty who payed all supreme tributes to Confucianism while banning all the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s.Works:Lamenting Lady Li,Autumn Wind,etc.

刘彻前156—前87

即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景帝子。沛 (今江苏沛县) 人。七岁立为皇太子,十六岁即位。在位期间,削弱王国的割据势力,打击地方豪强,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分地被分割。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借以巩固中央集权。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场输平准;又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移民屯边。军事上,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发动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匈奴对边境诸郡的威胁。灭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今两广地区。外交上,派张骞等出使西域,加强汉族与各族人民的联系。在位五十四年,将汉朝推至全盛时期。其统治后期,徭役、兵役不断增加,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各地爆发农民起义。

刘彻前156—前87

即汉武帝。西汉皇帝、杰出政治家。景帝子。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继承景帝,削弱王国的割据势力。后采纳桑弘羊主张,将煮盐、冶铁、贸易等重要工商业收归官营。在京师设平准官,各地设均输官,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开始多次派张骞等前往月氏、乌孙、安息等地,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元光二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33—前119),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大将,连续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匈奴威胁。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统一今两广一带,又在今云南、贵州等地设置郡县。他还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大量移民到西北屯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统治后期,徭役、兵役繁重,致使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曾爆发农民起义。

刘彻

见“汉武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