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宗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宗敏?—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陕西蓝田人,铁匠出身。从李自成起义,以勇敢善战著称。崇祯十一年(1638年),自成大败于潼关南原,他与田见秀等十余人随自成入商洛山中。崇祯十六年起义军占领襄阳,设官分职,他被任为权将军。永昌元年(1644年)自成在西安建大顺朝,他被封为汝侯。不久与刘芳亮率军从山西入河北,同自成会师,攻占北京。入京后,节制文官,并负责处理明朝罪恶极大的官吏。胜利使他滋长骄傲麻痹思想,几十万大军屯驻北京,未能遏制吴三桂及清兵。同年随自成往山海关击吴三桂,兵败负伤归。南撤时与宋献策等为清军俘虏,被杀。 刘宗敏 刘宗敏姚雪垠长篇小说《李自成》中的人物,李自成起义军中的总管。他性格泼辣、爽直、豪放,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粗中有细。从西安向北京进军中,他替代闯王指挥全军;在潼关南原大战中,他镇定自若,三易战马,大破敌军,以少量兵力牵制明军主力,确保闯王突围,体现了对义军的赤胆忠心;在商洛山保卫战中,他坐镇老营指挥全局,不顾内都空虚而令精壮骑兵护卫闯王。他全面部署战役,安排野人峪,防守清风垭,伏兵底涧,智擒宋文富,勇退丁启睿,打破敌军围困,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刘宗敏是一位杰出的农民英雄形象,在他身上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 李自成 李岩 ☛ 刘宗敏?—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兰田(今属陕西省)人。锻工出身。崇祯初年从李自成起义,作战骁勇。崇祯十一年(1638年),潼关兵败,与另外十七人从李自成突围,隐伏商洛山。十三年,明军围李自成于巴西之鱼腹山中,杀其妻从李自成,突围至河南。十五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任权将军。十七年,与刘芳亮率军由山西固关(今河北井陉西南)入河北和李自成会师,攻克北京,推翻明朝统治。进入北京后,被封汝侯,节制文官。清兵入关后,从李自成退出北京。顺治二年(1645年)被清兵所杀。 刘宗敏?—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蓝田人。原为铁匠,后参加李自成起义军,英勇善战。大顺政权建立后,授权将军。崇祯十七年(1644),与刘芳亮从山西引军出固关入河北,再由南面进逼京师,与李自成会师,遂克北京。进京后,受封汝侯,节制文官,主持对明朝官吏拷掠索饷;然而,由于对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估计不足,未予防备,致使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起义军被迫撤离北京,他在撤退途中牺牲。 刘宗敏?—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将。陕西蓝田人。出身铁匠。随李自成起义。作战骁勇果敢。曾随李自成隐伏于商雒山,又随之突围。后任权将军。崇祯十七年(1644年)破北京,封汝侯,文官皆受其节制。他对明朝官吏仇恨极深,进城后负责追赃索饷,极其严酷。但骄傲自满,对吴三桂勾结清军入关的活动,疏于防范。随起义军退出北京后,被清军杀害。 刘宗敏?~1645明末农民军将领。陕西蓝田人。原为铁匠。随李自成起义。崇祯十一年(1638年)潼关败后,他随李自成率10余人隐伏商洛丛山中。两年后,被困于巴西鱼腹山,以50骑突围。十七年,引军从山西出河北,与李自成会师,攻克北京,推翻明朝。但在随李自成撤退时,被清兵所杀。 刘宗敏?—1645明末农民军将领。陕西蓝田人。原为铁匠。从李自成起义。以骁勇闻名。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潼关败后,他从自成率十余人隐伏商洛丛山中。两年后,被困于巴西鱼腹山,以五十骑突围。后任权将军。十七年,引军从山西出河北,与自成会师,攻克北京,推翻明朝。因他骄傲自满,缺乏警惕,在随自成撤退时, 为清兵所杀。 刘宗敏?—1645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蓝田(今属陕西)人。原为铁匠,后从李自成起义,英勇善战。崇祯十一年(1683)自成战败,隐伏商洛山中,十三年被困于巴西鱼腹山,他始终跟随。大顺政权建立,授权将军。十七年与刘芳亮从山西出固关入河北,与自成会师,攻克北京,推翻明朝。入京后,受封汝侯,凡文官皆受其节制,主持对明朝官吏拷掠索饷。但他对山海关方面的威胁,没有警惕。致使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占北京。在撤退途中,与清兵作战牺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